Advertisements
最近頭條的悟空問答上有一個題目「假如你在農村有一個小院,你打算種花還是種菜」,回答數高達1967,閱讀量超過30萬,真是應了那句話:曾經有多麼想離開農村,如今就有多麼想回到農村,想當年離開農村不容易,如今再回到農村也不容易,為了實現心中的田園夢,大家還得努力搬磚,以後好去農村買個院子養老。
對於廣大的農村老人來說,這件事再容易不過了,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很多鄉村新建了移民村,實行了整體搬遷,總有一些故土難離的老人選擇了留下。村村通公路、水電通訊都不是問題,住在大山里不但可以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生活,還可以享受山裡的空曠、清新的空氣、安靜的環境,最關鍵的是隨處可種的土地,這些帶來的幸福感是多少金錢買不了的。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對大山裡的原住民董大爺夫婦。董大爺家隱藏在一個偏僻的大山里,如果不是我們去採風時有無人機幫忙,就很難發現。從空中俯瞰,靠崖院的院子裡,小菜園、果樹棗樹、雞窩、豬圈、廚房、廁所規劃的整整齊齊,就地取材,全部是黃土構成,內容豐富而不凌亂,院子的大門是用樹枝編的籬笆,也就防君子不防小人吧,可能是取得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吧。穀雨已過,萬物瘋長,校園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一個老大娘正在院子裡晾曬衣物,看見我們,老大娘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坐坐喝口水。
謝過了大爺大娘,我們夸這個院子擺弄得真好,在這裡生活有世外桃源的感覺。董大爺笑著說,這可是自己的新房,自己今年已經72歲了,和老伴同歲,兩人一個村子從小一塊長大的,當年為了迎娶心愛的姑娘,自己憑著一股衝勁下了這個院子,一晃都過去50多年了,他和老伴在這裡養育了兩兒一女,如今都在縣城住著,雖說政府動員搬遷,可是自己和老伴已經習慣了這小鄉村的生活,這裡呀就是老兩口的根,樹大根深,已經挪不動了。這村裡原先有好幾百口人呢,如今就剩下三戶人家,年齡最大的都90歲了,他和老伴在這裡算是年輕人呢。
聽老伴這麼說,董大娘忍不住笑了,這老頭一輩子沒個正形,總是不服老,明明剛從醫院檢查回來,又吹牛。大爺說,誰吹牛?腿疼不是病,那是年輕時出力出大了累的,別的器官可是一點毛病沒有,和壯小伙似的。聽大爺這麼一說,小編想起自己的老父親腿疼,醫生也是這麼說的,父輩經歷了戰亂、三年自然災害,為了兒女能吃上飯,真是遭了罪的。
影友王老師說,看大爺大媽的氣色可真是不錯,紅光滿面的。大爺說,按說這深山裡缺醫少藥不方便吧,我們這村子裡的人還都長壽著呢,你們這些年輕娃不明白,聽我給你們講講吧:這窯洞接地氣最養人,冬暖夏涼,夏天在窯洞裡睡覺還要蓋被子呢,住的健康;嫌自己的地離得遠,好辦,院子裡,大門口都能種點菜,散養點跑山雞,吃著自家的粗茶淡飯,沒有血栓那樣的富貴病,吃的健康;山里人勤快,天暖和了種地,天冷了採藥材,一年到頭忙活不停,腿腳靈便,這叫運動使人健康;農村的空氣新鮮,氣管和肺都健康,這叫呼吸健康。
喜歡花了也不用在家擺弄,春天來了,漫山遍野都是野花,想咋看咋看,這叫賞心悅目山里沒有夜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規律,這叫生活健康;……大爺一口氣說了一大串好處,小編想了半天好像都在理,合著我們拚命奮鬥半生帶來的都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真是悲哀。
在大娘家門口,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時令蔬菜長勢正好,大爺說,今年開春天氣有點旱,自己隔三差五地就要扯起水管澆澆地,種點菜自己吃著方便,等周末兒子媳婦閨女的回來時也可以帶點,自家種的吃著放心。現在條件好了,孫輩們都在城裡長大,每次回來採摘蔬菜都很開心,就當是體驗生活了。我可得讓他們記住,他們是農民的後代,得敬畏土地,尊重農民,珍惜糧食,不要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這不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嗎?
大爺說著,大娘在一邊直點頭,看得出來老兩口感情很好,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天涯海角也無所謂。
外面太陽正當頭,曬得有點躁熱,可是進了大爺居住的窯洞,頓時感到一陣涼意襲來,心裡立馬靜了下來。小編好多年沒有住過窯洞了,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兒時的記憶:在大爺大娘居住的窯洞裡,牆上掛滿了照片,古樸的八仙桌上擺放著一臺液晶電視,陶土燒的水缸、泥胚製作的鍋臺、老式的大鐵鍋、鋁水壺,餐桌上的粗茶淡飯,在這點點滴滴中,他們續寫著自己的幸福生活。在這樣恬淡舒適、寧靜自然的環境中進行中慢節奏的生活,能不長壽嗎?也就難怪能讓無數城裡打工者為之嚮往了。各位親,你們說呢。(更多圖片故事請點關注)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