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水源而戰!非洲第一大湖,為什么會引發三國的主權爭議?

Advertisements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全長6670公里。令人驚奇的是,尼羅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干燥沙漠,幾乎沒有支流,水量卻依然豐沛,孕育出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尼羅河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尼羅河擁有一個水量巨大的源頭——維多利亞湖。

該湖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淡水湖,僅次于北美洲的蘇必利爾湖,水域面積6.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一大湖青海湖(4583平方公里)的15倍多。

▲河水與沙漠毗鄰是尼羅河最大的特色之一

維多利亞湖同時還是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三國的界湖,分別占有40%、55%、5%的湖區。這里是非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周邊總人口達到四千萬人口左右。

然而,半個世紀以來,維多利亞湖的主權一直存在爭議,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兩國甚至為此從1978開始,打了一場長達8年多的戰爭。

進入21世紀后,這種爭議仍未完全平息,連聯合國也無力調解。那么,這一切又是怎么一回事?

▲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分別占有大約55%、40%、5%的比例

一、世外桃源

維多利亞湖坐落在海拔1134米的東非大裂谷內,南北最長337公里,東西最寬240公里,平均水深40米。

赤道從維多利亞湖的北部邊緣穿過,熱帶氣候使湖區的降雨量十分充足。

維多利亞湖周邊有多條河流注入,出口卻只有一個,即尼羅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枯水期,來自維多利亞湖的水量占到尼羅河的83%,幾乎以一湖之力支撐起了整條尼羅河。

▲維多利亞湖位于東非大裂谷的東西兩個支谷之間

因此,盡管下游的埃及是一片沙漠,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毫米,僅僅靠著上游的水量,便孕育出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幾千年來,埃及一直是地中海沿岸最主要的糧食和棉花產區之一,尼羅河完全稱得上是埃及的生命之河。

專家們認為,維多利亞湖沿岸是班圖人的起源地之一,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目前已超過3億人,占非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從1世紀開始,班圖人向多個方向遷徙,遍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剛果盆地、西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等等。

▲依靠尼羅河,古埃及文明擁有了十分發達的農業

外遷的班圖人與當地部族融合,形成400多個分支,他們的血緣相近,都說班圖語,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民族集團。

如今的維多利亞湖盡管分屬三個國家,周邊居民依然以班圖人為主。

留在維多利亞湖周邊的班圖人以采集和捕魚為生,湖內有600多魚類,再加上本地有大量野生薯類和水果,使班圖人沒有發展出像樣的種植業。

▲專家們分析的班圖人遷徙軌跡

東非大裂谷幾乎貫穿整個非洲東部,兩側是高差一、兩千米的斷崖,基本上無法通行,使這里的古代班圖人很難與外界交流,一直處于氏族社會。

只有來自北非的阿拉伯商人,能夠沿著尼羅河來到湖北岸,與當地人進行一些貿易,并且帶來了伊斯蘭教,阿拉伯人稱這個大湖為“烏凱雷韋”。

▲東非大裂谷使維多利亞湖地區的對外交流十分困難

13世紀開始,維多利亞湖北部(今天烏干達地區)出現一些早期的班圖人王國,起初最強大的是布尼奧羅王國,另一個布干達王國在17世紀以后崛起,漸漸超過了布尼奧羅王國。

因為東非大裂谷的阻隔作用,葡萄牙殖民者雖然早在16-17世紀,便占領了東非的一些沿海地區,卻沒能發現維多利亞湖,使這里成為一片世外桃源。

二、三家分湖

在尼羅河的滋養下,19世紀初的埃及仍然是北非強國,糧食和小麥遠銷歐洲,疆域包括今天的埃及和蘇丹,雖然名義上附庸于奧斯曼帝國,實際是獨立的。

隨著軍事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歐洲列強爭先恐后在全世界范圍搶奪殖民地。1840年,英國人用大炮轟開埃及的國門,埃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

埃及是連結歐亞非的戰略重地,尼羅河又是埃及的生命河,因此英國人對探索尼羅河的源頭充滿了興趣。

▲埃及自古盛產小麥和棉花,一直是各大帝國爭奪的焦點

1858年,英國人斯皮克溯河而上,找到了這座浩瀚的湖泊,并將其命名為維多利亞湖。

當時英國正值全盛時代,喜歡以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來命名各種地理新發現或新征服地區,比如澳大利亞就有維多利亞沙漠和維多利亞州。

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考察,維多利亞湖被確認為尼羅河的源頭,尼羅河6670公里長度正是從維多利亞湖口算起的。

阿拉伯人給這湖取的“烏凱雷韋”也沒有被忘記,湖中最大的島就叫烏凱雷韋島,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位于今天坦桑尼亞境內,是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

▲維多利亞湖之名是英國人起的,沒人知道班圖人原來叫它什么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極大提升了埃及的戰略地位。英國人加緊對埃及的控制,先是沿尼羅河南下,占領中游的蘇丹,然后進軍上游地區。

▲蘇伊士運河

以布尼奧羅和布干達王國為首的、維多利亞湖以北的班圖人,對殖民者進行了英勇抵抗。

英國人改變策略,一邊武力征服,一邊派出傳教士離間各王國和部落,逐漸瓦解了班圖人的反抗。

▲蘇伊士運河使埃及的戰略地位得到極大提升

當英法征服大半個非洲后,1871年才完成統一的德國,只能染指一些無人問津的“邊角”地區。

德國人從東非沿海地區入手,再翻過地形險惡的東非大裂谷,終于從東面進入了維多利亞湖地區,和由北面而來的英國人展開爭奪。

1882年,英國徹底完成對埃及的殖民,開始加大對東非的爭奪。經過數年的較量,英德在1890年達成瓜分東非的協議,以維多利亞湖為界,北半部屬于英國,南半部屬于德國。

▲德國是殖民時代的晚到者,只能搶一些殘羹剩飯

英屬東非又分成兩部分,最早被征服、布尼奧羅和布干達等班圖人故地被稱為“烏干達”,再往東延伸到海邊的區域被稱為“肯尼亞”。

德屬東非也叫“坦噶尼喀”。英德殖民者以簡單粗暴的直線劃分了湖區,大致比例為40%、5%和55%,德國人稍多,尼羅河源頭則位于烏干達境內。

英國人的殖民步伐并未停止,1890年征服坦噶尼喀近海的桑給巴爾島,1899年征服埃及南方的蘇丹。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又在1919年將坦噶尼喀割讓給英國,維多利亞湖周邊以及整條尼羅河,都變成了英國殖民地。

三、河水之爭

英國殖民東非的根本意圖,是為了壟斷尼羅河水資源的分配。埃及的農業幾乎完全依賴于尼羅河,必須保證足夠多的尼羅河水流入埃及,英國才能從埃及獲取大量的糧食和棉花。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為了拉攏阿拉伯世界,許諾放棄對埃及的殖民。1922年埃及宣布獨立,但外交、國防、經濟等領域仍深受英國影響。

▲歐文瀑布水壩的指標并不高,卻擁有世界最大庫容量

1929年英國主持簽訂了尼羅河水分配協議,埃及每年得到480億立方米水量,占尼羅河入海口水量的57%,蘇丹只得到40億立方米水量,并且在各條干支流上都不允許建造水壩等設施。

維多利亞湖周邊、三個英屬東非殖民地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因此英國人大力種植棉花、咖啡、煙葉等經濟作物,以獲取高額利潤,卻忽略了糧食的種植,造成畸形的殖民地經濟模式。

▲尼羅河鱸魚是一種驚人的魚類,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

1950年東非地區發生大規模旱災,采集和捕魚無法滿足當地班圖人的需要,殖民當局便從埃及引入了尼羅河鱸魚。這種魚體形大、生長快,最大可達到80千克以上,大大增加了維多利亞湖的捕魚收獲。

然而,尼羅河鱸魚是一種性情兇猛的食肉魚,沒多久便吃光了原有的很多魚類,使維多利亞湖的魚類數量從600多種下降到200種左右,造成嚴重的生態污染。

▲班圖人直接從氏族部落進入了近代殖民時代

二戰后,世界各地掀起擺脫殖民、爭取民族解放的熱潮,東非地區的這一進程相對緩慢。

當地班圖人大多從氏族社會直接過渡到殖民地,即使是早先的布尼奧羅和布干達等王國,相對于歐亞洲國家,政權結構也比較松散,況且早已消亡,這些都導致了班圖人的國家概念淡薄。

而英國人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培養當地人參與管理,目的是準備從東非抽身。

隨著英屬東非的發展,建立起不少城市,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英屬烏干達在1954年建成歐文瀑布水電站,生產的電力除了自用外,還能向肯尼亞輸出。

▲20世紀60年代是非洲民族獨立的高潮期

歐文瀑布水電站的大壩建在尼羅河上,發電量只有15萬千瓦,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庫容量,達到27000億立方米,整座維多利亞湖都可以算成它的水庫。

歐文瀑布大壩抬高了維多利亞湖的水位,也意味著減少了對尼羅河的水量供應。1956年才獨立的蘇丹,很快與埃及簽訂新的尼羅河水分配協議,規定兩國分別得到22%和66%的水量。

▲阿斯旺大壩對埃及的意義十分重大

埃及還在1960年動工興建阿斯旺大壩,以保證枯水期的用水需要。此舉引起英屬東非各殖民地的不滿,因為該協議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利益。

不過,英屬東非暫時顧不上這事,他們正在為建國而奔忙。1961年12月坦噶尼喀獨立、1962年10月烏干達獨立、1963年12月肯尼亞獨立。1964年1月,坦噶尼喀與桑給巴爾合并為坦桑尼亞。

四、烏坦戰爭

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三國,由原來三個殖民地獨立而來,也繼承了殖民者對維多利亞湖大致40%、55%、5%比例的分界。

當地的班圖人世代生活在此,血緣和語言接近,是被殖民者強行分成不同的國家,他們平時生活及捕魚時經常跨越國境線,很少有人干涉。

隨著人口的增長,沿湖各國致力于改變殖民地經濟模式,推廣糧食種植,提高糧食自給率,對水資源的需求有升無降,由此產生了磨擦,尤其是在坦桑尼亞與烏干達之間,兩者都想獲取更多的淡水和漁業資源。

▲烏干達的總統阿明與利比亞的卡扎菲關系非同尋常

由于烏干達歷史上與阿拉伯世界的交往較多,境內有較多數量的穆斯林,因而得到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利比亞的援助和支持。坦桑尼亞則缺乏強大外援,顯得更加貧窮和落后。

1978年10月,烏干達總統阿明以爭奪維多利亞湖為借口,入侵坦桑尼亞,打算占領與烏干達相鄰、維多利亞湖西岸的卡拉蓋地區。坦桑利亞隨即發起反擊,僅用三個月便打敗入侵者,還反攻到烏干達境內,占領首都坎帕拉等重要城市。

▲坦桑尼亞軍隊的戰斗力遠遠超過烏干達

1979年4月烏坦戰爭告一段落,雙方軍民傷亡數千人,阿明總統流亡海外,烏干達陷入不同派系的內戰。直到1986年1月,烏干達才重新選舉產生合法政府,坦桑尼亞撤出所有駐軍,徹底結束了這場戰爭。

烏坦戰爭表面上是為了爭奪維多利亞湖,其實是烏干達內政出了問題,總統阿明為了轉移矛盾才發動了戰爭。

戰后,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的邊境線并未發生變化,維多利亞湖一切如常。

▲烏坦戰爭造成數十萬難民流離失所

坦桑尼亞的強大戰斗力,讓其他國家不敢再覬覦維多利亞湖,民間的糾紛卻很難完全制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歸根到底還是人口增長過快,到21世紀初,維多利亞湖周邊人口將近3000萬。

五、人口之殤

除了人口外,維多利亞湖還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尼羅河鱸魚已經占到捕獲量的70%,成為湖里最主要的魚類,威脅著其他魚類的生存。幸好這種魚產肉多、經濟價值高,至少對漁民是有利的。

危害不亞于尼羅河鱸魚的,是水葫蘆泛濫。這種原產于巴西的水生植物,在淺水區域的繁殖能力極強,只需8個月便可增長6萬倍。水葫蘆一度侵襲中國南方水域,造成魚類滅絕和斷航,近年來我國采用各種技術手段,這才遏制住了水葫蘆危害。

▲維多利亞湖沿岸很多地方被水葫蘆占領

21世紀初,維多利亞湖的肯尼亞沿岸幾乎被水葫蘆覆蓋,烏干達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兩國漁民紛紛向湖中遷移,以小島為家繼續捕魚。2004年,肯尼亞與烏干達分界線上的米金戈島上,兩國漁民發生了激烈沖突。

▲米金戈島的位置

米金戈島只有2000平方米,起先只有肯尼亞人在島上居住,后來烏干達人越來越多,超過了肯尼亞人。島上的總人數達到500多,兩國居民經常發生沖突。其實他們都是班圖人,語言也一樣,只是為了爭奪居住空間和捕漁區域才有了矛盾。

▲金米戈島上的人口密度最高時達到每平方米2人

2004年烏干達派遣警察登島,并升起了國旗,意味著烏干達認為這個島的主權屬于自己。肯尼亞人認為該島一直屬于本國,便由政府出面向烏干達交涉,金米戈島的民間糾紛上升到了國家爭端。

2009年,肯尼亞政府也派警察上島,許多肯尼亞漁民隨之而來,使島上人口增至1000多,平均每平方米生活著2個人,密度大得超乎想象。

▲維多利亞湖景色優美,但承載人口的壓力更大

2009年至2016年,烏干達和肯尼亞兩國政府協商多次,聯合國介入都無濟于事。米金戈島上更是天天吵架,連警察也經常被卷入。

好在雙方民眾都保持了克制,基本上是嘴炮加推搡,比其他國家的主權爭端要溫和得多,畢竟大家都是同族兄弟。

2016年雙方終于達成和解協議,共同開發金米戈島及周邊水域,沖突暫時平息,兩國漁民各撈各的、互不侵犯。由于需要向兩個國家交稅,加上收獲越來越少,使捕漁的收益大幅下降,不少人放棄了島上生活,使人口密度過高的問題得以緩解。

▲繁華的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被譽為東非小巴黎

據統計,目前維多利亞湖周邊的人口已達到4000萬,承載壓力越來越大,將導致湖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三國目前還沒有太好的應對措施。

歸根到底,維多利來湖的爭議主要來自于人口壓力,并由此帶來的生存資源分配問題。

維多利亞湖三國在全球范圍都是貧窮國家,人均GDP最低的烏干達僅有858美元,最高的肯尼亞也不過1782美元,坦桑尼亞比烏干達略高,為1190美元。

▲周邊國家對維多利亞湖的開發尚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

肯尼亞雖然只有5%的湖區權益,卻沒有提出過多要求,因為其建設重點是沿海地區。坦桑尼亞也同樣如此,內陸國烏干達相對更為重視,但無力開發。

可以說,維多利亞湖周邊基本上沒有工業,沿湖僅有少數漁業港口,肯尼亞和坦桑尼亞開發了一些旅游業項目。

2010年《尼羅河框架協議》簽訂,從源頭的維多利亞湖三國,到入海口的埃及,各國都平等享有尼羅河水資源。這份協議為解決類似矛盾或爭端,起到了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