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舍優求劣遷都伊斯蘭堡,是巴基斯坦的一大敗筆嗎?

Advertisements

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國家的首都就在國境線上,甚至是兩國紛爭的地段之上,被視為"天子守國門"。巴基斯坦便是其中之一,其首都設定在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僅有五十公里,臨近印巴沖突地段。其背后究竟蘊含著何種原因?

巴基斯坦的第一個首都是位于沿海地帶的卡拉奇,之后經歷過兩次遷都才最終將首都定于伊斯蘭堡。

其中第二個首都是拉瓦爾品第,只是伊斯蘭堡的一個替代城市,只是因為伊斯蘭堡正在建設之中,所以暫時遷都拉瓦爾品第,所以不具備什么參考價值。所以心中的優劣對比來自于卡拉奇與伊斯蘭堡。

再加之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大,十分適宜人類生存,逐漸演變成城市,對于經濟相當落后的巴基斯坦而言,卡拉奇成為首都正在情理之中,同時巴基斯坦境內超過五分之三的面積都是山地丘陵,一塊宜居土地十分難得,所以絕大多數人認為卡拉奇是巴基斯坦首都的不二之選。

同時因為卡拉奇的超前發展,導致大批伊斯蘭教信徒涌入卡拉奇。而伊斯蘭堡自然沒有什么人文基礎與歷史底蘊,更談不上具備政治中心、文化高地的首都特征。所以說遷都伊斯蘭堡意味著從頭再來,篳路藍縷。

所以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地理環境,從卡拉奇到伊斯蘭堡都是一個舍優求劣的決定。

但這些就是遷都伊斯蘭堡全部的困難了嗎?并非如此。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因為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僅僅五十公里!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雙方的沖突從未停止,武裝沖突成為了雙方你來我往的"家常便飯",而這一切都源于英國埋下了"地雷"——克什米爾。1947年英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了現在的印度與巴基斯坦。

但這一次以英國為主導的"分家"依據卻是宗教占比,本就水火不容的穆斯林與印度教矛盾被激化,甚至發生了大規模的沖突。

另一方面是堅守國土安全的巴基斯坦,自然也不會讓印度肆意為之。夾在中間的克什米爾尷尬無比,成為了印巴兩國之間地緣震動最為劇烈的地區。

面對印度強大的軍事力量,遷都伊斯蘭堡意味著更加靠近克什米爾,很多人認為,巴基斯坦的遷都會被印度認為是一種挑釁行為,極有可能加劇雙方對抗,這對巴基斯坦無疑是不利的。

但遷都伊斯蘭堡絕對不是巴基斯坦自投羅網的自殺式行為,相反的是確保領土安全的重要舉措。既然軍事沖突常態化,國防安全自然是巴基斯坦當下首要的政治權衡標準,畢竟國防安全是一切發展的基礎保障。

而遷都伊斯蘭堡正是巴基斯坦軍事上的嚴防死守。巴基斯坦作為人造國家,軍事力量完全繼承于印度,而海上力量更是薄弱,據統計,巴基斯坦在建國初期的海軍序列里只有兩艘護衛艦和四艘掃雷艇可以參與實戰,其余的老式帆船過于落后根本拿不出手。

但反觀伊斯蘭堡,其西部是波斯高原,而穿越波斯高原進入巴基斯坦的主要途徑便是穿過開伯爾山口。

在地理位置上看,伊斯蘭堡的位置恰好扼守著從阿富汗經開伯爾山口到旁遮普,以及印度河平原進入克什米爾兩條路線的十字路口,所以但就陸路交通來看的話,遷都伊斯蘭堡便能實現對開伯爾山口的封鎖,行成絕對的軍事要塞。

同時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僅有五十公里,完全可以加大對克什米爾的掌控。一方面遷都伊斯蘭堡,意味著首都將集結全國最為精銳的軍事力量,不僅是一種示威,更可以在克什米爾地區對印度形成局部優勢。

另一方面,因為首都臨近戰事前線,行軍路程相應縮短,相應帶來的便是更迅速的軍事部署速度,兵貴神速便是這一道理。所以遷都伊斯蘭堡是巴基斯坦確保國防安全的重要舉措。

綜合看來,"天子守國門"是巴基斯坦應對當前地區形勢的無奈之舉。但事實證明,遷都伊斯蘭堡也同樣為巴基斯坦帶來了另一條生路,現在的伊斯蘭堡正在逐步發展,人口已經高達200萬,同時成為了巴基斯坦北部新的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算不上是一大敗筆。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