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Advertisements

《史記》的開篇就是《五帝本紀》,這一篇主要講述的就是當時人們心中非常賢明的五位帝王,分別是黃帝、顓頊、帝嚳、舜和禹,這五位皇帝在位期間都廣泛的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所以被人們尊為“帝”。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后,自認為功蓋三皇五帝,所以產生了一個全新的名詞——“皇帝”。古代皇帝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夸張的,作為君主專制制度,天下大事全都由一個人掌握,這種情況雖然可能產生諸多情況,比如暴政等等,但是在古代的背景下,也不能再有更合適的制度了。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如果經常看電視劇就知道,古代皇帝有非常多的自稱,其中最多的可能就是“朕”,在先秦時期,其實無論是平民還是君主,都是可以自稱為“朕”的,在屈原的名篇《離騷》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這個“朕”就是指自己。那么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這是如何成為皇帝的專屬稱呼的?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古往今來的皇帝用過很多的自稱,比如“寡人”,很多人都以為這個稱呼是因為皇帝就是一個“孤家寡人”,覬覦帝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靠近皇帝的人好像都是心存不軌,所以皇帝遇見什么煩心事都只能自己消化,不能跟任何一個人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皇帝的確是一個“孤家寡人”。但是這個“寡人”實際上的意思是“寡德之人”,因為古代的皇帝雖然是最高的統治者,但是還是自認為在上天之下的,甚至人們稱呼皇帝為“天子”,寓意也就是天的兒子,實際上這是一種天人合一思想,能夠讓皇帝的統治權來得更名正言順。自稱為”寡人“實際上是一種謙虛,這樣才能夠得到上天的保佑。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除此之外,還有“孤”和“不谷”等稱呼,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都是曾經的平民也可以使用的一些字眼,因為皇帝的地位逐漸更加威嚴,這些稱呼也就漸漸成為了皇帝專用的,而且往往是在談論比較沉重的事情才會用這幾個稱呼,寓意和“孤寡之人”是相似的,因為自己很”孤獨“,所以希望得到下臣們的體恤。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自稱,甚至是很少使用的,那就是“余一人”,意思也就是“我一個人”,因為這個稱呼非常特殊,如果在位的皇帝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而使用了這么一個稱呼,那么后世的皇帝就不會沿用這個稱呼。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要說最普遍的稱呼,還是“朕”這個字,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既有了“皇帝”這個獨特的名詞,也有了與之匹配的自稱——“朕”。為什么這個字會成為皇帝的自稱呢?實際上和這個字的本意有著一定的聯系,這個字有著一定“預兆”的含義,皇帝作為地位最高的一個人,自然是可以預見國民的未來的。還有人推測,使用這個字是因為這個字的字形本身,只要能夠把這個字拆開就能夠得到回答。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朕”?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朕”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非常獨特,左面像是一個“舟”字,右面則像是一個“灷(zhuàn)”字,舟作為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也可以寓意為“運送、運輸”,而右邊這個字則是非常生僻的,是“火種”的意思。運送火種,我們可能想到的就是西方的普羅米修斯,因為普羅米修斯在西方神話中也有著非常高的地位,給人類帶來了火種,也就是給全人類帶來了希望,是全人類的英雄。所以“朕”這個字是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的,甚至理解起來會覺得這個字非常高大。

結語

古代的皇帝使用“朕”這個字作為自稱,其實已經是背離了“寡人”等自稱使用的意義了,皇帝往往自稱為“寡德之人”“天子”目的就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謙卑,對于孕育了生命的天地仍然是有著自己的敬畏之心的,一個普通的人類甘愿屈居于天地之下。但是“朕”這個字就帶有了明顯的狂妄和自大,已經是“欲與天公試比高”了,天地都沒有自己這個運送來火種和希望的皇帝重要。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挑釁了天地的稱呼,得到了后世的沿用,這背后恰恰反映的是皇權的高度集中,讓皇帝們漸漸迷失了本心,開始追求起了至高無上。

參考資料:

《史記》

《離騷》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