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哭墻”的歷史由來

Advertisements

所謂“哭墻”,亦有“嘆息之壁”的稱呼。它是耶路撒冷的標志性建筑,是以色列的國家象征,被無數的猶太人奉為無上的精神領地。

哭墻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東部,圣殿山的西側,全長大約有50米,不到20米高,由600余塊巨石所構成,是古猶太國第二圣殿護墻僅存的一段遺址。

作為“三教圣地”的耶路撒冷,千百年來,日日都有無數的猶太人從世界各地趕來。他們聚集在哭墻面前,或靜默不語,或肅穆祝禱,或親吻墻體,甚至還會泣不成聲。經過了無數朝圣者的膜拜和撫摸,墻體的石頭已經被磨得異常光滑。

如今的哭墻,不僅僅是一處旅游景點,一處文化遺址,更是歷史的見證者,鐫刻了猶太人數千年的苦難和滄桑。接下來,我們嘗試一起走近哭墻,走近猶太人的那段歷史和變遷。

在公元前11世紀,大衛終于統一了猶太各部,親手創立了以色列王國,定都在耶路撒冷。在他離世后,其子所羅門承襲了以色列的王位,于都城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圣殿,也就是“第一圣殿”,被譽為“上帝的居所”。

到了公元前6世紀,耶路撒冷在戰爭中被巴比倫軍隊占領,而“第一圣殿”也慘遭異教徒的焚毀,數萬的猶太人被俘虜、被囚禁、被殺戮,史稱為“巴比倫之囚”。

巴比倫軍隊被擊退后,猶太人重新在原先第一圣殿的廢墟上,建造起了“第二圣殿”。之后的百年間,猶太人對第二圣殿不斷進行修葺和擴充。

公元70年,羅馬第十軍團攻陷了耶路撒冷。他們不僅對猶太人進行了血腥的屠殺,還將第二圣殿幾乎夷為了平地,只有意剩下了一小段的殘垣斷壁,頗有公開羞辱的意味。

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大量的猶太人為了避難,只得四散奔逃,被迫流亡于世界各地,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故土。到了拜占庭時代,猶太人才被容許每年一次返回圣殿遺址進行禱告,“哭墻”之名最早因此而得名。

到了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倭瑪亞王朝占領了巴勒斯坦。由于帝國內部采取了比較寬容的宗教政策,所以并沒有對哭墻進行徹底的拆除,依然將其保留了下來,甚至還在修建巖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的時候,把它作為圍墻利用了起來。

11世紀末期,混雜著各色人群的軍事力量,由封建主、基督徒、傳教士、破產農民和沒落騎士組成的龐大隊伍,以“十字軍”的形式進行東征,最終攻克了耶路撒冷。

到了20世紀,尤其是在希特勒發動二戰的前后,數百萬的猶太人無辜慘死在了納粹的屠刀之下,“哭墻”更加成為了猶太人緬懷親友和宣泄情緒的場所。

在前兩次中東戰爭期間,哭墻落入了約旦軍隊之手,他們不再容許猶太人到哭墻前進行禱告。直到1967年6月,以色列才通過“六日戰爭”終于奪回了哭墻。

無論是否為猶太人,只要他能在哭墻面前飽含熱淚和真情,就絕對不是懦夫,而是敢于洗滌靈魂的勇者。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