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投資環境分析

Advertisements

以色列位于亞非歐三大洲交界處,西臨地中海,北接黎巴嫩,南瀕紅海,東鄰約旦。國土呈狹長型,北部海濱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農業產區;西部地中海岸風光秀美,海岸城市特拉維夫雅法、海法是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東部死海是“世界的肚臍”,含有豐富的鉀、鎂和溴等礦產。

2020年4月,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發布數據,以色列人口從1948年5月的80.6萬增加到的917萬。以色列居民主要為猶太民族,約占總人口的75%,阿拉伯人占人口總數的20%,另有約5%的人口為德魯茲人、貝都因人和切爾克斯人。以色列人口結構偏低齡,0至20歲的公民占總人口的 43%,其中5至14歲的少年占總人口18%。

經濟現狀

以色列GDP按產業類型分類,農業約占3%、工業約占27%、服務業約占70%;按貢獻方式分類,消費占77.4%(其中,居民消費占55.4%、政府消費占22%)、投資占20.7%(其中,固定資本投資占 20.5%、存貨投資占0.2%)、凈出口占1.9%(其中,貨物和服務出口占29.8%,進口占-27.9%)。

2019年以色列財政收入928.2億美元,據以色列中央銀行報告,截至2020年3月底,以色列外匯儲備1182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底,以色列對外債務余額總計1693億 美元。2019年度,以色列CPI為-0.4%。2019年度,以色列失業率為3.7%。

對華關系

中以兩國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擁有著崇尚美德、敬仰杰出、重視教育、不斷進取的共同價值觀。1992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先后簽署了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成立了中以經貿聯委會,并于2016年正式啟動自貿協定談判,2017年宣布建立創新全面伙伴關系。在兩國政府的大力推動和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下,雙邊經貿關系日新月異,大步向前發展,在人員往來、貿易投資、產業合作、技術交流等各個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吸引外資的優勢

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以色列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

以色列吸收投資的七大優勢:

(1)以色列是第二個硅谷,擁有希伯萊大學、海法大學等世界一流的教育機構和全世界最著名的跨國公司,也擁有創造“創業奇跡公司”的光輝歷史。

(2)以色列設立了眾多的工業園區和高技術孵化區,是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大國,也是國際軟件業采購的重鎮。猶太人精明的生意頭腦創造了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

(3)勞動力素質高。以色列每萬人中就有135名工程師和技師,在發達國家中名列榜首;20%居民擁有大學學位,12%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僅次于美國和荷蘭;強大的國防實力使得尖端技術很容易轉化為民用產品。

(4)資本和金融市場發育成熟,擁有20億美元創業基金支持新投資者;貨幣管制較松,允許資金回流;知識產權保護體制較為完善;是世界上唯一同時與美國、歐盟和歐洲自由貿易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5)政府大力支持研發項目,對固定資產投資者給予補貼,對特定項目提供長達10年的稅收優惠期。

(6)以色列可以充當通向整個中東地區發展項目的“跳板”。

(7)以色列具有一系列領先科技合作項目的成功先例和豐富經驗。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以色列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20位。

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190個經濟體中,以色列營商環境綜合排名35位。2019年7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2019年度全球創新指數,以色列不但綜合排名躋身前十,而且創新體系、研發人員、研發強度、企業研發人才、信息通信服務出口、移動APP開發等6個指標高居榜首,專利及產學合作等2個指標位列第二。

值得關注的領域

(一)中國與以色列雙邊經貿

1.雙邊貿易

中以經濟互補性強、發展快,貿易額逐年增長。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中以雙邊貿易進出口總額147.7億美元,同比上升6.1%;其中中國對以色列出口額為96.1億美元,同比上升3.6%;中國從以色列進口額為5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據以中央統計局數據(剔除鉆石貿易),2018年中國超過英國成為以色列全球第二大出口目的國。雙方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從食品、鉆石、化工等傳統產品貿易,不斷向高科技、新能源、生物技術、現代醫藥等方向發展轉變,產品結構呈現多樣化態勢。

中國是以色列重要貿易伙伴。中國對以色列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紡織品、服裝、鞋類、陶瓷制品等。中國自以色列進口商品除鉀肥外,均為高技術產品,主要有機電產品、醫療儀器及器械、電訊產品等。近年來,中國對以色列出口商品數量增加的同時,結構不斷優化,金龍汽車、長城皮卡、華為手機等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在以色列市場占重要份額。

2.投資

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發達,初創企業眾多,創新成果豐富,而中國加工制造能力強,雙方產業優勢互補,相互投資發展迅猛。

2019年中國對以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2億美元,年末存量44.5億美元。大型投資項目不斷涌現,如2011年中國化工集團并購以色列馬克西姆-阿甘公司、2013年上海復興醫藥公司收購以色列阿爾瑪激光95.6%的股權、2015年中國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以色列最大乳業食品公司Tnuva 77%股權等。百度、阿里巴巴等中資企業緊握商機,紛紛在以色列成立創投基金,投資以色列。此外,2019年7月,中國港灣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與以企業組成的聯營體與以色列國家電力公司簽署了阿隆塔沃燃氣電站私有化收購項目合同。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國對以色列直接投資流量1.92億美元。截至2019年末,中國對以色列直接投資存量 37.75億美元。據以色列知名投研機構Innonation的數據,2019年中國資本共參與了22起對以色列投資并購項目,總額達6.4億美元,在以色列外來投資中位列第三,涉及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無人駕駛等科技領域。代表性的投資包括:聯新資本參投血液檢測公司Sight Diagnostics2740萬美元C輪融資,復星銳正資本和復星國際參投酒店預訂平臺Splitty675萬美金A 輪融資,招商資本、深創投和聯新資本參投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Innoviz1.7億美元C輪融資,上汽資本參投汽車網絡安全公司 Guardknox2100萬美元A輪融資,愉悅資本參投智能醫療設備公司Healthy.io的6000萬美元C輪融資等。

3.承包工程

近年來,中國企業發揮工程建筑優勢,積極參與以色列鐵路、公路、港口、市政工程等項目的投標與建設,2019年中國企業在以色列新簽合同額13.9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1.8億美元。中國企業在以色列承包工程主要項目包括卡邁爾公路隧道、吉隆鐵路隧道、阿什杜德南港口、特拉維夫紅線輕軌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

4.勞務合作

近年來,以色列勞動力短缺加劇,建筑業出現“勞工荒”,對高素質的中國勞務工人引進意愿增強。2017年3月,商務部鐘山部長與以色列經濟產業部部長艾里•科恩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以色列國內政部關于招募中國工人在以色列國特定行業短期工作的協議》。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統計,2017年7月中以勞務合作正式啟動招募程序,8月份完成了7200名中國工人技能測試和體檢工作,11月正式啟動人員派遣程序。截至2019年末,在以中國勞務人員超過7263人。

(二)值得關注的領域

以色列是經濟多元化的工業發達國家,其經濟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生活水平與大多數西歐國家相仿,高于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歐盟成員國。以色列在通訊、信息、電子、生化、安保和農業等領域技術先進,高科技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其出口產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特別是高科技產品;進口產品則主要是原材料和投資性商品。

近年來,以色列政府一方面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加大政策扶持,培育經濟長期競爭力。具體表現為 (1)加大研發投入,出臺太陽能、風能發電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行業發展。 (2)推動壟斷行業改革,采用國家財政擔保的方式,鼓勵私人企業參與電力行業競爭。 (3)設立南部欠發達的南部內蓋夫地區發展基金,加速發展邊遠地區經濟。 (4)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阿拉伯人和宗教人士就業。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啟動高速以色列計劃、特拉維夫-耶路撒冷輕軌、埃拉特—迪莫納鐵路建設,著手建設多個抽水蓄能電站、燃氣電站保證電力供應。 (6)加大旅游產業投入,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對于中資企業來說,通過研究以色列先進的科技,尋找合作機會,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業優勢,挖掘中國及以色列周邊及傳統市場潛力,建立優勢互補的商業合作模式,創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合作新模式。

以色列值得關注的領域包括以下8個方面。

1.農業

以色列自然環境惡劣,但農業發達,享有歐洲“冬季廚房” 的美譽。以色列農業約占GDP的3%。以色列農業科技含量很高,其滴灌設備、新品種開發舉世聞名。農村經濟主要以基布茲、莫沙夫及個體農場為主。基布茲是集體定居組織,過去以農業為主,現也從事制造業、旅游業及其他服務業。莫沙夫是合作定居組織,以農業為主,主要成員是小農場主。以色列現有267個基布茲,約12.3萬人;442個莫沙夫,約23萬人。2017年農業就業人口占以色列已就業人口總數的1.1%。主要農作物有小麥、蔬菜、柑桔等。糧食接近自給,水果、蔬菜生產自給有余,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具市場競爭力。出口農產品主要有椰棗、無花果、柑橘、菠蘿、牛油果、新鮮蔬菜等。

2.制造業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以色列的工業生產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還大量出口。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勞動成本不斷提高,一些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被淘汰,高科技或技術含量高的產業成為發展重點。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制造、軍工、飛機制造、化工、電子和通訊設備、精密儀器和醫用激光器材、太陽能利用、建材、紡織、造紙、鉆石加工等。

3.可再生能源

以色列缺乏常規能源,能源需求高度依賴進口,長期以來,以色列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研究開發新能源方面做出許多積極探索。目前,以色列有100多家公司擁有較為成熟的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進技術,涉及太陽能、風能、地熱、生物燃料、海浪能源、核能等門類較為齊全的新能源領域,并在太陽能、地熱技術等方面居全球領先地位,在推動人類擺脫過分依賴碳基燃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色列利用可再生能源有著數十年的歷史,目前以色列95%以上的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僅此一項就為國家節約3%的進口礦物能源。此外,通過使用改進的光電轉換板,其陽光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達到14%-22%的 世界先進水平。近年來,以色列年均太陽能熱水總功率高達82.4億千瓦時,是全球人均太陽能利用率最高的國家。

4.生物技術

以色列非常重視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產業,其生物技術產業綜合實力全球領先。以色列生物產業多為跨學科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的交叉十分明顯,充分體現了以色列在這些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先地位和整體研發實力。以色列醫療器械產品有95%使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為全球醫療器械制造領域信息技術運用最為廣泛的國家。在生物技術產業中,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約占72%,生物農業約占4%,生物信息產 品和疾病診斷技術等約占22%。

5.信息通訊和高科技產業

以色列高新技術發展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有著很強的學術基礎建設、豐富的軍事和民事研發經驗,同時得到了政府和私有企業的大量支持,其高科技研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日本和瑞士。得益于以色列在一些高科技領域的獨創性,以色列信息通訊產業發達,是該國處于前沿的高科技行業之一,擁有從電子元件到最終設備及服務的完整產業鏈。該行業內為數眾多的新興創業企業,為以色列帶來大量的風險投資和并購投資機會,其中許多公司已經成為各自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6.工業研發

以色列政府鼓勵工業研發投資并且通過法律支持工業研發和項目開發。政府對工業研發的支持主要在以下方面:安排專門預算扶持技術研發相關行業;為科學技術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通過增加高科技產品出口減少進口,促進國際收支平衡。2015年,民用研發投資總額達500 億新謝克爾,占GDP的比例達4.3%,其中政府對各類民用研發投資的資金扶持占總額的1.7%。

7.水技術

以色列是世界上利用循環水最多的國家,水的循環利用率達到75%,擁有全球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廠,淡水成本每立方米約為60美分。以色列開發的農業低壓滴灌技術使得灌溉用水效率高達80%,位居全球第一。以色列60%的農業用地使用了滴灌技術,在滴灌技術領域,以色列企業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以上。以色列30%的初創公司都與水利有關,是全球最大的水技術創新基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成功遏制沙漠擴張趨勢并不斷擴大農業用地規模的國家。此外,以色列在輸水設備、儀器、儀表等方面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

8.鉆石加工業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寶石級鉆石加工和交易中心之一。以價值計算,全球約60%寶石級鉆石是在以色列加工的。以色列鉆石交易所有3000名會員,1300多個私人工作間,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鉆石加工工廠、尖端的鉆石加工技術和經驗豐富的鉆石工匠。近年來,以色列已經將其生產基地擴展到印度、中國、非洲等海外地區,利用國外成本優勢,加工鉆石進口到以色列,再由以色列公司銷往北美,亞洲、歐洲等市場。鉆石出口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出口行業之一,占全部工業品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美國、中國香港和比利時是以色列拋光鉆石的三大主要出口市場。據以色列統計局數據,2019年,鉆石飾品出口14.4億美元,下降36.4%主要出口美國、中國香港、瑞士、比利時、英國等市場。

投資經營應注意的問題

(一)投資方面

中國投資者在以色列開展投資合作應注意以下問題:

1、充分做好市場調研,選擇合適投資領域。以色列是一個發達經濟體,但本國市場容量較小,勞動力成本高,因此制造業急劇萎縮,生產大部分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與此同時,農業、醫藥和高科技產業等高附加值行業發展迅猛。以色列擁有大批中小企業和高科技創新公司,具有很強的技術和研發優勢,中國投資者可以適時投資和并購這些企業,提高自身的創新研發能力,同時利用猶太人在全球的營銷網絡,使企業迅速走向國際市場。

2、適應并嚴格遵守當地法律。以色列為WTO成員,法律體系健全,法律變動相對較小。中資企業在以色列投資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色列本國法律咨詢服務業發達,據統計,以色列每百人擁有律師比例為世界第一。因此,中資企業投資以色列時可聘請當地資深律師專業法律顧問,處理與法律相關的事宜。

3、充分核算稅賦成本。以色列是一個高稅收國家。除政府正常開支外,每年還要負擔高額軍費開支。故自建國以來,與其收入相比,以色列居民一直承擔著世界上最高的賦稅。以色列的稅收主要分直接稅和間接稅兩種。直接稅是指所得稅、公司稅、資本收益稅和土地增值稅。間接稅包括增值稅、關稅、消費稅和印花稅。目前間接稅在稅收中所占比例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中國投資者要認真了解當地稅收政策,充分核算稅賦成本。

4、注意安全和地緣政治因素。目前,中東和平進程仍不明朗,以巴地區局勢仍不穩定,中資企業應考慮投資合作的經濟效益和人身安全問題。此外,由于戰爭等歷史原因,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仍對以色列實施經濟抵制,中資企業在以色列進行投資合作,還應充分考慮地緣政治因素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二)貿易方面

在以色列經商必須熟悉并適應當地特殊的貿易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拓展業務。

1、貿易習慣做法。以色列的對外貿易是參照國際慣例進行的。信用證被廣泛地用于國際間的支付,同時托收及匯付也被大多數商人所承認。當地商人對合同及合同條款都很重視,視交貨期為合同的要約,延期交貨應罰條款被絕大部分合同所采用。

2、注重產品質量。出口到以色列的產品大都要經過嚴格的標準檢驗。樣品送以色列標準協會檢驗合格后,憑該協會簽發的許可再申領進口許可證或直接進口。目前中國產品在以色列聲譽較好,中國出口企業應該繼續注重產品質量,同時提高售后服務。

3、關稅政策。以色列關稅政策具體體現在其完善的海關稅則上。它全面提供并解釋了對來自不同國家的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基本原則。總體來說,以色列關稅政策如同大部分國家一樣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特別是對那些有傾銷嫌疑、危及本國工業利益的進口商品更是課以高關稅。但從長遠角度看,以色列海關稅率將呈下降趨勢。這不僅來自外部的壓力,也同樣來自以色列國內進口商的強烈要求。

4、談判方式。以色列商人和西方其他國家的商人一樣,較為直接明了。商務談判中,往往迅速進入主題。中資企業家應熟悉業務,禮貌傾聽,說話言簡意賅,注重務實。

(三)承包工程方面

1、基礎設施市場狹小,經營風險較大。

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基數不大,即便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有較強的需求,但總體規模相對有限。以當地承包工程企業實力強勁,大量行業中資企業不具備競爭優勢,難以涉足。且相關港口、公路和鐵路的擴建改造項目已經進入開工建設階段,未來以基礎設施市場的增量規模將十分有限。有限的市場,也導致中資企業過度競爭,盈利空間小,給后續項目實施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企業難以持續獲得項目。建議企業加強市場調研,科學研判,穩妥推進以色列承包工程市場開發。

2、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安全風險高企。

近年來,在以色列社會整體右傾的情況下,以政府對巴勒斯坦政策日趨強硬,加之特朗普政府的偏以政策,加劇了以巴之間的沖突。一方面,加沙地帶沖突常態化并升級,每周五舉行的“回歸大游行”已持續一年有余,參與人數達十多萬人,造成多名巴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來自加沙地帶的火箭彈襲擊頻繁,2019年共有超過1300枚火箭彈從加沙地帶發向以 色列。另一方面,來自西岸和耶路撒冷的襲擊仍然時有發生,2019年共發生“恐怖襲擊”一千余起,重點集中在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此外,為打擊伊朗,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日趨緊張,2019年內多次對敘利亞、黎巴嫩境內的伊朗和真主黨目標進行軍事打擊,沖突不斷升級,戰爭一觸即發。在以色列部分中資承包工程項目位于加沙地帶附近和以黎、以敘邊境,面臨較高安全風險,需時刻繃緊安全工作之弦,密切關注地區安全形勢,加大安保投入和安全工作力度,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并定期 開展應急演練,確保中資項目和人員安全。

3、以巴地緣政治敏感,政治風險突出。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及周邊國家領土爭議長期存在,隨著以美關系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日益熱絡,領土矛盾更加激化。2019年3月,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時與特朗普簽署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的公告;2019 年11月,美國政府稱不再視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修建的猶太人定居點“違反國際法”。上述舉措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但增加了以建設定居點、開發被占領土的信心。中資企業參與以承包工程項目,需要準確區分國際社會公認的“以色列領土”范圍和以方認可的“以色列領土”范圍,堅守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劃定的以巴領土分界線(也就是通常所稱的“綠線”),避免參與爭議地區項目,招致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反對。

(四)勞務合作方面

1、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2017年3月,中以兩國簽署政府間勞務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勞務合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勞務協議試點階段計劃引進6000名中國工人赴以色列建筑領域工作,由中國山東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威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瀾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首批經營公司負責招收勞務人員。面對以色列高度自由的人力資源市場,各勞務公司需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在保障工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加強對工人的管理。

2、高度重視安全工作。

2019年,以色列建筑行業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據以色列勞工組織Kav LaOved統計,2019年,以色列全國共有47名建筑工人死亡,同比增長24%,并有197起中度至重度工傷。2019年,共有9名中國工人因工傷或其他原因死亡,其中政府間勞務協議項下3人因工傷死亡,死亡人數較2018年有所增加。以建筑領域安全標準較低,缺乏對施工企業的安全監督機制,執法力度較弱已是陳年積弊。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經商處多次會見以色列住建部、勞工部、移民局、外交部相關負責人,敦促以方提高建筑領域安全標準,加大執法力度,切實保障在以色列中方勞工生命安全。此外,傷亡事故高發的另一原因在于部分中方工人未嚴格執行工地安全規章制度,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護器具等。對此,各派出單位應加強對工人的安全培訓和日常安全提醒,切實提高工人安全意識,顯著降低傷亡案例的發生。

3、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

以色列法律健全,在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支付、允許扣款項目等保護勞工權益方面都有著具體而細致的規定,務必嚴格遵守。同時,以色列宗教習俗較多,宗教組織勢力強大,我勞務人員來以工作應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內容來源:大海外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