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刷微博時,看到一個視頻,讓人哭笑不得。
在河北廊坊的一家理發館,一小男孩理完發,看著鏡子里得自己,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一邊嘟囔著說,不是這樣的,一邊還大哭起來。
原來,他看到發型師刻的閃電和自己想要的有出入,瞬間崩潰:“這是個2!我這一年的頭發白理了!”
一旁的理發師無奈的說,他自己說不明白弄啥樣的,他自己畫也畫不明白,他看著弄不出來他想要的,一著急就哭了。
看著孩子一臉的淚水,覺得又好笑,又心疼。
有位網友在評論里說,把閃電形狀畫仔細不就明白了,就是兩邊尖,中間粗。
是啊,孩子如果表達的準確,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尷尬的結果。
巴菲特說: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身價增加50%,那就是提高你的表達能力。
善于表達的孩子,能夠很好地跟別人溝通交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的人生之路也會順暢許多。
看過一個視頻。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很想跟旁邊那位年齡相仿的小女孩一起玩。
可他不知道如何做,就在小女孩面前手舞足蹈,小女孩看著有點懵。
這時,遠處跑來一個穿黑衣服的小男孩,他一跑到小女孩面前就大方地問,我們一起玩好嗎?
看到小女孩點了頭,黑衣男孩拉著女孩的手很快跑遠了。
藍衣男孩看著他們倆跑遠了,悲傷的情緒一下子涌來,他裂開嘴,大哭起來。
由于不會表達,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玩伴,感到既委屈又無奈。
朋友的兒子大寶也是這樣的孩子 。
一次上課時,大寶有些內急,但是不敢舉手告訴老師,只能一直憋著。
但是最后真的憋不住了,尿了褲子。不僅同學們笑話她,這做家長的也發愁。
本來這個年齡,正是孩子天真爛漫,愛吵鬧、愛表達自己的時候。
孩子缺乏表達力,不僅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遇事謹小慎微,害怕受挫,更容易讓他們自我否定,悲觀消極。
不善表達,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胡可提到二胎家庭時,講了這樣一件事。
弟弟出生后,胡可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到弟弟身上。
安吉一看媽媽給弟弟喂奶,他就會一邊大哭,一邊大喊:我也要喝奶。
弟弟剛學會爬的時候,胡可和沙溢都很開心,安吉看見了,趴在墊子上說:“我也會爬”。
有次,弟弟沒穿紙尿褲,在地板上小便了,趕緊收拾。
一邊的安吉,竟然學弟弟在地板上尿尿,弟弟亂跑時,一下子滑倒了,弟弟疼得哇哇大哭。
當她安撫好弟弟之后,胡可便問安吉: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安吉漲紅了臉,低下頭,不敢望向媽媽,在胡可的追問下,安吉才低聲說:因為我覺得那樣很可愛。
胡可當時很難受,原來,安吉模仿弟弟的一切行為,只是希望得到媽媽同樣的關注和愛。
安吉不會直接表達對愛的渴望,便只能使用這種幼稚的方式,可當時胡可只覺添亂,全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渴望愛的孩子,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博得大人的關注。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在書中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自己出差在機場候機室等待時,旁邊是一位父親和一個四五歲的女兒。
當時,那位爸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讀書,身邊的小女孩卻一刻也閑不下來。
她要么輕輕地拽拽爸爸的衣角,要么悄悄靠在爸爸的肩膀,細聲細語地說些什么。
但爸爸卻對于女兒的動作,沒有做出一點反應。
快登機了,爸爸才終于合上書放進背包,才輕輕地撫摸女兒的頭,女孩臉上終于露出了微笑。
孩子的微笑有點讓人心酸,她多希望得到爸爸的關注啊。
朱拉德曾經說過:“要學會用詞匯來表達內心的感覺,要引導人們去‘看見’自己的感情。”
生活中,不善于表達自己感情的孩子最容易吃虧。
因為沒有人會讀心術,靠別人的猜想,不僅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還會讓孩子自己陷入消極自卑的情緒之中,還會錯過展現自己的好機會。
曾經看過一個消息,一男子抱走獨自玩耍的4歲女童欲坐網約車離開。
女童一路哭叫,司機隨口問“你媽媽在哪?”
“我媽媽在“木桶飯”做飯,他不是走爸爸,我不認識這個人。我出去玩時,他把我抱開了,我要找爸爸媽媽!”
女孩邏輯思維清晰地回答,讓司機警覺起來,他快速下車將車門反鎖并報警,最終女童獲救。
真是虛驚一場,如果這件事沒有引起司機的注意,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孩子學會清楚的表達真的是太重要了。
這讓我想起了參加《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時森碟和天天,他們的反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可有一期節目是換爸爸,森碟不想換爸爸,面對帥氣又溫柔的林志穎爸爸,她盡管心里很難受,也不多說一句話,只拿哭聲表達自己的不滿。
反觀天天, 和田亮這個爸爸無話不談,天天弄臟了襪子和褲子,田亮開玩笑問他,你可以再臟一點嗎?
甜甜回答說,但我的腿還是白的呀。
沒有半點羞怯,沒有爸爸的陪伴自己也很放松,不受委屈。
而兩個孩子的差別,就是表達能力。天天的表達能力更強,他知道如何訴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心理專家蓋伊·溫奇博士說過:“合理的表達對于心理健康大有裨益,還能增進雙方關系。”
會表達的孩子,處理突發事件時,情緒更穩定,看問題更透徹,處理方式也更為成熟穩重;
他們個性獨立,不僅能夠收獲同理心,還能收獲別人的尊重。
鄰居王姐的女兒萌萌,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
無論是跟熟悉的人,還是跟陌生人談話,他都能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被問到培養孩子的秘訣時,王姐笑了一下說,我們經常周末召開家庭會議。
全家人坐在一起,討論家庭出行計劃,每個人的行為習慣,還要發表個人意見和建議。
王姐讓孩子全程參加,也會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說的好,意見還會被采納。
這樣,孩子每次家庭會議都會積極發言,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有了價值感,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自己有什么話,都會勇敢地說出來,同時也受到了同學的尊重和老師的喜愛。
美國教育學教授米哈伊證實:兒童的好奇心越強,問題就越多,話也就越多,同時表達的欲望也越強烈。這與兒童的知識經驗貧乏有關。
父母無條件的支持,是孩子自信發聲的源泉,有了父母作為后盾,孩子才會在任何場合才會無所畏懼,自信表達,收獲快樂和友誼。
就像蔡康永說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也會越快樂。”
一位頗有名氣的前輩曾經告訴我:“在這個年頭你要出人頭地,說穿了沒什么大學問,就是敢表達自己,讓別人充分了解你的長處,你才能被人賞識,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善于表達是孩子闖蕩人生的底氣。
它會為孩子的人生鋪設一條平坦的道路,讓他學會了解自己,也了解別人的感受;
讓他能享受與自己所愛之人的牢固關系,也能在事業上,當機會降臨時,抓住機會,敢于表現自己、展現自己,從而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
? 圖片源于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博你一笑☜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