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采風43:馬里(4)世界文化遺產尼日爾河谷中的寶石杰內古城

Advertisements

杰內古城建筑地標

城汽車繼續在馬里曠野行駛……

向著杰內古城……

杰內古城雖抵不上世界雙重遺產邦賈加拉的奇絕,但也別有風采,同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歷史景觀,譽為“尼日爾河谷的寶石”。1988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稱作“非洲大地最具藝術感的建筑”!

杰內古城處在邦賈加拉南部80公里之外的尼日爾河支流巴尼河南岸,是尼日爾河內陸三角洲上的一座土城。 在去往杰內古城的路上,窗外,灣灣湖水,片片綠地,萋萋芳草,群群飛燕,成為撒哈拉大漠地帶一塊別具風格的綠洲。

車輪在疾飛……

大約走出一個多小時,在汽車加油之際,我與路邊的一群當地孩童聊起來。其中有一個穿白色翻毛皮衣、戴白色翻毛皮帽的男孩,提著一摞木板上下舞動,嘩嘩作響。

這時,西西翻譯走過來對我說:“這個男孩子是剛做過割禮手術的,你看他的穿戴就知道了。割禮后,最怕受風,一但受風,是會要命的,所以他穿得厚,捂得嚴。”割禮,是當地一種風俗,每一個男孩子長到一定年齡,進入成年期就要接受割禮。

右一為

割禮在當地是歡樂之事,大家要策馬打鼓,載歌載舞慶賀一番! 不過進行割禮時,既不給打麻藥也不給止痛,還不許孩子哭,要高興。據西西說,有些地區女性也有割禮的習俗。

又經過一個小時的跋涉,汽車停在巴尼河岸邊,等渡船靠岸后,連人帶車一起開到船上過河進城。

渡船上都是當地百姓,他們好奇地望著像我這樣穿著的外國人,還主動拿出當地土特產讓我品嘗。

上岸后即是杰內古城。太荒涼了!一座泥土老城。剛剛涉過一道清水粼粼,風光秀麗的巴尼河,轉眼就是荒蕪破舊、泥巴涂抹的杰內古城。一個清秀靚麗,一個老舊土氣,形成明顯的反差和對比。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杰內古城悠久的歷史在整個馬里都很出名,何況它還是著名世界的文化遺產,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進城

走在杰內古城內,它不像一個城,倒是像一個村落。看吧,滿街毛驢車、山羊、雞群、小豬……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污水遍地,塵土飛揚……

杰內古城何以成為世界遺產? 遠遠望去,那宛如一塊塊切削整齊的大泥塊建筑,盡管土門土屋,盡管墻皮脫落,盡管黃泥涂抹,但這卻是幾百年前的土建筑,都一一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是杰內古城的見證者,承繼著杰內古城的歷史和傳統。

據西西翻譯介紹,杰內自公元前250年開始有人居住,正式建成于公元765年,后來慢慢發展成撒哈拉黃金交易中心。杰內古城毗鄰撒哈拉和多雨的蘇丹地區,占地20公頃,建有2000多座古建筑。這些建筑以蘇丹建筑風格著稱于世,是蘇丹建筑藝術的代表,因獨特的蘇丹建筑和燦爛的伊斯蘭文化而馳名世界,難怪被譽為“尼日爾河谷的寶石”。

我有幸走進一處居民院落,置身泥巴的世界:泥巴墻、泥巴屋、泥巴院……仿佛是切割整齊的大泥塊。宅主說:“這房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從來沒有拆除過,不過,每隔兩年要涂抹一次,換一下新裝。”

城門

沿街,我去了郵政所、小學校、舊旅店、老胡同,最后來到清真寺。 清真寺是杰內古城的地標和靈魂,聞名世界。1280年,這個地方是國王的一個宮殿,因國王認為阿拉伯人聰明,便將宮殿改為清真寺,傳播伊斯蘭教,讓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們都來此朝拜,于是信教者越來越多。1827年清真寺倒塌,后重修。1905年又重建,這是一座典型的蘇丹建筑風格及摩爾式建筑,還融入了伊斯蘭文化。

地標清真寺

“蘇丹”在當地語意為“黑非洲”。整個建筑高11 米、周長56米,占地6400平方米。始建中沒用一磚一石,而是用粘土和椰樹木枝為骨架建造,用100根粗大的方形泥柱支撐祈禱大廳,屋頂密密麻麻排列著104個直徑10厘米的氣孔。這座壯觀的沙堡,結構之不對稱,曲線之不協調,外觀之獨特,是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是西非伊斯蘭教的象征,也是“非洲大地最具藝術感”的建筑。

杰內古城,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城!

清真寺廟,建筑藝術多種風格的結晶!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