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76年研究真相:人際交往的6個小技巧,學會受益終身

Advertisements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感慨:

「我好像越來越不會和別人相處了。」

確實,無論人生處於哪個階段,擁有什麼成就,我們都無法避免與人打交道。

哈佛大學曾在一份歷時76年的研究報告中表明:

人際關係的好壞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

良好的社交會讓人更加健康、幸福,甚至延緩衰老;反之則會使人愁眉苦臉、鬱鬱寡歡。

今天,我們總結了6個社交技巧,希望大家能夠收穫優質的人際關係,過上更加幸福的人生。

欣賞,是一切好感的開始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

「人性中最深切的秉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打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欣賞和善意的贊許,而不是批評指責。」

深以為然。

這世上,沒有人不喜歡被誇讚,你只有懂得欣賞別人,別人才會以積極的態度回應你。

美國曾有一位總統,叫柯立芝,他有一件事直到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

柯立芝有個漂亮的女秘書,工作時常常心不在焉,頻繁出錯。

有人跟柯立芝告狀,希望他能嚴懲秘書。

柯立芝笑了笑,說會用自己的方式處理。

有天早上,柯立芝一見到秘書,就誇獎她:

「你今天穿得真漂亮,正適合你這樣年輕的女士。」

秘書得到總統的肯定,眉飛色舞。

柯立芝馬上又說:「我相信你的工作能力跟你的人一樣漂亮,可千萬別驕傲。」

從那以後,秘書竟然一改之前的陋習,兢兢業業,極少出錯。

老話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讚美,讓人如沐春風,備受鼓舞;一句嘲諷、批評會讓人鬱悶難過,倍感挫敗。

學會欣賞他人,是尊重,是氣度,更是一種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都是誇人高手。

請人幫忙前

學會給予對方好處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朋友》中寫道:

「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所謂的友誼實際上是某種意義的交換關係。」

很紮心,但這是事實。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和人的關係,很多時候就是拿我有的,換你有的。

之前有一部日劇很火,名字叫《賣房子的女人》。

女主角是一個房產公司的銷售,她的口頭禪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這句話,讓她經常被人嘲笑。

因為在其他同事苦口婆心地向客戶介紹房子時,她卻在「不務正業」。

幫客戶帶孩子;替客戶抓小三;處理客戶家庭糾紛……

同事們紛紛笑她傻,淨做一些跟賣房無關的事情。

可是,最後她把所有難賣的房子,都賣出去了。

仔細想想,她如此優秀並非沒有原因。

她通過觀察用戶需求,幫助對方解決難題,建立信任後,客戶便會心甘情願地買房。

俗話講: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像蹺蹺板一樣,你在別人著地時,把他翹起來,別人才願意把你也翹起來。

善人者,人善之;利人者,人利之。

你想得到什麼,就要先付出什麼。

學會讓別人「演講」

前陣子看綜藝,被陳建斌的搞笑圈粉了。

但回看節目才發現,陳建斌一開始並不是一個自帶笑點的人,讓他有這樣轉變的,是主持人李艾。

節目剛開始時,陳建斌怕自己年齡偏大,與大家沒有話題,表現得很緊繃。

李艾看到後,便對他進行提問,結合當下熱門話題,激起他的表達欲。

接著,他說話的時候,李艾也會及時給予回饋,表示認同。

慢慢地,陳建斌打開了話匣子,不僅金句頻出,還展示了不為人知的幽默一面。

我們總說,自己表達需要的是能力,讓別人表達需要的是智慧。

與人交往時,太多人喜歡自己高談闊論。

殊不知,訥訥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就像那句話說的:

「傾聽的耳朵是虔誠的,傾聽的心靈是敏感的。有了傾聽的耳朵和願意傾聽的心,你才會擁有忠實的朋友。」

三觀不同,學會尊重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三觀是否契合,幾乎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重要考量。

面對三觀不同的人時,有人懂得尊重,有人則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要知道,三觀沒有對錯,更沒有高低。

不由想起了作家白先勇和陳文茜的故事。

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大火,這部重情之作勾起了無數人的情絲,卻唯獨沒能得到老朋友陳文茜的喜愛。

因為陳文茜認為,愛情虛無縹緲,並不牢靠,她不喜歡奉行愛情至上的《牡丹亭》。

但白先勇並不知情,每次聚會總是會提起這部得意之作。

當白先勇覺察到陳文茜的不喜情緒後,便再也沒有在她面前提起「牡丹亭」三個字。

白先勇沒有因為二人是好友就強迫對方接受,而是保持理性,尊重朋友的相反意見。

陳文茜也說:「對此,我非常感謝。他可以創新,我可以頑固,誰也不去說服誰。」

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

即便關係再好,三觀也不會完全一樣,倘若試圖改變對方,最終也只能分道揚鑣。

正如康得所說: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