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在幼稚教育方面領先世界?4個核心育兒理念,這就是差距

Advertisements

網路上有一張圖,是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下學,雖大雨滂沱,但小公主的包也是自己拿,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在帶班的時候,孩子入園、離園,都是家長幫忙背著書包,小朋友兩手空空。這二者的反差,讓我陷入沉思,也對日本幼稚教育充滿了好奇。我開始去瞭解日本的幼稚教育,思考日本幼稚教育給我們的啟示。總結了值得學習的幾大教育細節,不妨借鑒一下:

自立教育,也是日本教育很重要的一點。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教育要獨立自主,不要依靠他人。

日本街頭經常看見的一幕,是小孩子自己拿著書包和相關的東西,大人即使接送上下學,也只是空著手在一旁陪伴。

關於這樣做的原因, 日本親子教育專家菅原裕子的解釋是:

「受到父母保護的孩子,也許就一直『不會』,不去挑戰不會做的事情了。自己『會』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孩子就無法自立,就會一直依附於別人而生存。孩子想做的事情就盡可能放手讓孩子去做,從而培養孩子『會』的能力。不要指使孩子,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你應該靜靜地注視著孩子,讓他們盡情地去體驗成功和失敗。」

這種看起來有些「狠心」的做法,讓日本的孩子從小養成了自己整理房間、處理自己的事情、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

幼稚園不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臺電視機和一臺手提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體均比起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

至於幼兒的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尼龍繩、木或竹製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堆砌、塗鴉、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

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

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日本幼稚園的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學計畫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專案,更別說英語、奧數了。

學習的重點居然是: 教孩子們學會笑瞇瞇和說謝謝!

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性教育,但是孩子通過綜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這的確很令人出乎意料。

日本比較重視孩子的個性和興趣發展,日本的幼稚園時候學校就會堆放許多圖書,任由孩子去塗鴉、剪貼,還會開展一些特色活動,讓孩子慢慢從中培養自己的興趣。並且日本老師比較注重的是孩子的進步,比如這次成績不好,但是下次有提升,那麼老師就還是會有所獎勵。

但是很多老師和家長最為看重的還是成績。近幾年也開始慢慢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開設了不少興趣班特長班,但是整體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臺灣媽媽們要試著放手,像日本媽媽一樣,讓孩子養成堅毅的性格,你要知道,孩子現在吃的苦都是孩子未來成功的奠基石。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