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級的幫助人,不是來者不拒,而是學會這幾條智慧助人的原則

Advertisements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需要幫助別人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遭遇費力不討好的情況,如何避免我們在生活中幫助人還會得罪人,這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懂得道,如果我們明白這幾條助人的原則,我們就能在助人的時候達到最大效果,不僅輕松,更重要的是你能讓對方做最好的自己,自我不斷成長和痊愈。

不要有幫助人的企圖,助人要不留痕跡

許多人看到別人不行,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想要去幫助別人。當我們刻意地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會對對方形成一種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反而會讓彼此的關系形成一種互相虧欠的方式。

真正的幫助人是你在那里, 正好做了你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兩個人吵架,你剛好在那里,你去勸架,這種助人是不留痕跡的,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我們在幫助人的時候,請記住,淡化你的作用,你的企圖心越強, 助人的效果越不好,反而會后來對方的成長埋下了隱患。

人人都需要明白, 讓凱撒的歸凱撒,讓上帝的歸上帝。助人是需要把握良好的界限,才會讓彼此的能量都正常與流動起來,這是我們在幫助人首先要牢牢記住的。

事實上,我們在幫助人沒有壓力的時候,往往效果也是最好的。在生活中你也會發現,那些真正的貴人也只是順手提供了自己的支持幫助,卻無形中對那些身邊的人產生了深遠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道,以無為有道的方式撬起個人的成長支點。

我記得前幾年我轉型做自媒體,也是源于一個資深老師的經驗,他當時認為我自己的創業方向不明朗,他隨后就說道為何你不做新媒體了,你在這方面挺有天賦的,因為這一句話讓我找到了自己的一個領域,而老師所說的一句話卻開啟了我的一片天地,我想這或許就是當時最好的助人之道。

幫助人的時候切勿用個人的經驗去幫助人

在助人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牢記的第二個界限和原則,不要用個人的經驗去助人,在幫助人的時候,我們的個人經驗往往是對他人智慧的干擾。

有時真正的幫助僅僅需要看見,支持持和擁抱就夠了。在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別人的受傷,我們最需要是幫助對方看到自己,讓對方從自我的情緒中走出來,你的耐心傾聽和看見就是對對方最好的幫助。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最需要保持客觀中正的角度,不要和對方完全同仇敵愾,這樣并不能幫助對方從自我的情緒中走出來。

心理學上有一個ABC情緒原則法,講述任何事情發生都是中立的,影響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往往是我們自身的情緒。

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需要是識別具體的事情是什么,從這件事中我們需要讓對方了解到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完全陷入到憤怒或者悲傷的情緒中去。

當你懂得從中正的角度幫助對方認識自己的時候,對方才會明白你陪伴的意義和價值,更會從你身上看到中立的力量。

每個人都需要明白,在幫助人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空杯下來,空杯對我們進入對方的世界有很大幫助,不要帶著救世主的心情去幫助人,而是讓對方從自己身上挖掘成長力量反哺她自己,我們才會真正讓對方重新站起來。

許多人之所以費力不討好,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幫助別人看到自己的智慧,反而我們會用自己固有的行動經驗干擾了別人的智慧,自然別人也不會喜歡。卡耐基老師曾講述,每個人最關注的永遠是自己,如果我們喜歡一個人,往往也是因為我們在對方面前可以做自己。

所以幫助人的時候,摒棄自我的經驗,全心全意和對方在一起,陪同對方去思考,去探索,去成長,對方會看到你帶給他的力量和支撐。

幫助人的時候,放下自我的角色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打著愛的名義去幫助人。比如孩子天冷要穿衣,我們會從父母的角度讓孩子多穿衣服,即使孩子不愿意,我們也還會強迫孩子穿衣服。

包括吃飯也是如此,即使孩子吃飯吃飽了,我們總認為她沒有吃夠,依然不停地勸說。我們從父母的角色去認為這是在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能夠快速的長高。

而事實上,我們只是用父母的角色來代替孩子的智慧。孩子是否冷,穿幾件衣服,孩子其實會形成自我的判斷和意見, 我們需要是相信孩子身上的智慧,在孩子智慧的指引下,提供協助和支持,讓孩子穿自己該穿好的衣服。

幫助人的時候,回歸他人的主體,激發對方的智慧,這種助人的智慧和原則,往往能夠最大激發對方的潛能,看到對方身上所具備的能量和智慧,當你持續這樣去做的時候,對方才會發自內心的高度認同你,因為和你在一起的每一次,都是自我成長,自我賦能的開始。

某些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幫助,我們需要是打開人思維的限制,最高級的幫助人也是如此,不是具體的幫助人的某個行為,而是提供思維和技術的引導,看到對方身上的潛能和智慧,這樣幫助才會更為高效有力,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

今日話題:你認為高級助人的原則是什么,歡迎探討與交流。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情感驿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