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見、認識多元,這就是深度旅行的收獲!

Advertisements

我從13年大學畢業后,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出國讀書、工作。原本我就是個喜歡旅行的人,短暫的年休假期,只夠走馬觀花般地跑到知名地標前打個卡、發個朋友圈,完全不能滿足我的需求。于是等到16年,我終于辭職,背著相機開始環球旅拍,也是嘗試深度旅行的開始。

現在,我就把這段經歷的收獲,分享給大家。

打破偏見

偏見是一個無處不在的東西。我們了解這個世界的素材,大多也是其他人出于自身目的所希望我們知道的,那么不可避免會與真實的情況有偏差。比如受到一些綠營媒體、名嘴們的誤導下,我認識的很多臺灣朋友在親自來過大陸之前,真的以為這邊窮的連個茶葉蛋都吃不起。。。

那么,我們自己呢?難道就沒有受到同樣的誤導宣傳,對世界上其他的國家產生過同樣的偏見?所以,深度旅行的快樂之一,就是能夠親身地去了解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產生自己的判斷。

比如巴黎總是被文藝作品塑造成文藝之都,很多國內的商店攀上了巴黎的噱頭似乎都會添加幾分浪漫的氣息。但是作為外國游客抵達這里,你又會有一些失望:這個地方現在治安惡化,幾乎成了小偷的天堂,換成在國內是難以想象的。每天晚上9點之后,有些貧民區的地鐵和道路就會被黑幫接管,本地人都不敢夜間輕易出門。

比如總是被我們戲謔“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但是當你落地伊斯坦布爾機場,你才會驚奇地發現,這是個高度現代化、世俗化的國家,基礎設施比部分歐洲國家還要完善。此外,老百姓英語、德語普及率很廣,也非常友善,在夜市的餐桌旁、在穿越大橋的輕軌上,都會有當地人主動和你攀談。

站在高處俯瞰夜幕下的伊斯坦布爾,吹著海邊的風,你會感慨這座城市將古典與現代相交融,拜占庭與穆斯林的文明都被鐫刻每一寸磚瓦上。

認識多元

深度旅行的另一個收獲就是能像當地人一樣的生活,從而真正地認識到多元的文化。就拿圣誕節來說吧,我們從國內教科書及其他媒體中,所得到的的印象都會集中在12月末的冬天,白雪皚皚下帶來溫暖的圣誕樹,還有慈祥的圣誕老人。

其實當你走出去,你會發現,首先,有很多東正教國家,他們的圣誕節是在1月的。。。

然后,南半球國家因為季節相反,所以他們的圣誕節是夏天,由此誕生了比基尼版的圣誕老人。

最后,跟傳統歐洲國家把圣誕節和我們華人春節一樣的過法不同,澳洲、新西蘭這些沒有歷史包袱的新國家都是以載歌載舞的party形式來喜迎圣誕。

此外,習慣了國內的快節奏,真正開始周游列國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很多地方的人民真的不是那么想著賺錢。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緬甸,老實說這里經濟的確不算好,不過老百姓知足常樂,活得也非常淳樸。

此外,當地人一生至少要出家一次。僧侶們清晨出去化緣,白天做佛學的功課,也會非常友善地接受外國游客的拍照。Anyway,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總結

旅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炫耀,最大的快樂莫過于換個地方,去體驗別處的人生。馬上就要30歲了,還未到達的地方依然很多,我會繼續走在路上。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