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尋找存在感

Advertisements

01

看過一個笑話。

一位局長退休了,每天愁眉苦臉。早晨七點,一骨碌爬起來,責怪妻子沒有調好鬧鐘,故意讓他上班遲到。

妻子心領神會,請了裝修師傅,在家里設立了辦公桌,讓丈夫每天堅持“上班”。

真的,總有一些人,無法迅速進入退休的角色。和熟人打交道,別人不稱呼他為“某局長、經理、老總”,就給人臉色看,認為別人瞧不起人。

有時候我們去做某件事,并沒有什么意義,僅僅是為了尋找存在感而已。

有一個詞語叫“刷存在感”。職場上的人,常常整一些小動作,讓別人知道他的存在,肯定他的成績。聽到了稀稀拉拉的掌聲,渾身都帶勁。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被孤立的時候,就會特別難受,覺得自己就像一只掉進了鴨群里的大白鵝一樣。

現實告訴我們,世界并不是某一個人可以掌控的,越在乎存在感的人,越容易自討沒趣。

因此說,退休了,生活需要回歸,聰明的人,早已放棄了“存在感”。

02

退休后,你不再是職場上的“人脈”。

四川眉山市蘇祠中學教師莊學平在退休的時候,發表了一番感言。

勤勤懇懇教了一輩子物理,每天和數字打交道。可是,她卻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折服了前來送別的師生。

在上班的時候,總有親戚朋友找你辦事,也有下屬匯報工作。你在高位,別人都想沾沾光,哪怕是聽取你的建議,也會很快樂。

如果你是某單位的紅人,隨便發朋友圈,都有人點贊,還有人特意記住朋友圈的內容,下次和你見面了,這就是“共同話題”。

被人追捧的滋味,真的很好。你就是別人的人脈。

人走茶涼。以后的你,應該去老年協會,大家都平起平坐,別人稱呼你的大名,也是理所當然的。

放不下姿態,就無法融入都社會大家庭,也找不到下坡的臺階,何苦呢?

03

退休后,有沒有“圈子”,都要隨意。

和我同住一個小區的周奶奶,退休的第一天,常常把一批老同事拉攏在一起。

剛開始,隔三差五有人組織吃喝游玩的聚會。過了兩個月,群里的矛盾就多了,也有人主動退群。

比方說,在聚會的時候,曾經在職場上有一官半職的人,擺出了官架子,指揮“老部下”為自己服務。酒量很好的人,借機會把“看不慣”的老上司灌醉,算是整蠱。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而不是被人束縛。因此不是一路人,注定會一哄而散。

越是想當“帶頭人”的人,越會受到別人的“小看”,存在感反而降低了。

反而是那些寡淡的人,不需要存在感,生活怡然自得。

退休以后,合群不合群,都隨意。不必為了驅趕寂寞,擠進別人的圈子里,看別人的臉色。

風水輪流轉,過去的美好和丑陋,都不要在乎了。作為老年人,唯一需要拼命珍惜的圈子,就是家庭。

04

退休后,把生活調到靜音狀態。

老年人自駕游的故事,屢見不鮮。比方說,漳州市退休老人李濤,帶著老伴,上西藏、進新疆,走南闖北,轉悠了大半個中國,行駛1.5萬公里;東北的高志俠老人,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癥之后,毅然決定和丈夫一起旅行,享受人生中最后的時光,而不是在醫院里茍延殘喘地活著。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上半場風風火火,下半場風景無限。

找到自己的樂趣,又不去打擾別人,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想一想,自己還有什么夢,沒有去追?趁著身體還硬朗,去做點什么,有沒有存在感,都沒有關系。

那些不安靜的人,想聽到掌聲和附和的聲音,多半會很失望。

在一些明星演唱會上,常常會出現互動環節——明星唱上半句,然后把話筒對著觀眾,大家一起唱下半句。

就在話筒朝著觀眾的那一刻,全場的聲音變得特別小。 并不是所有的觀眾,都會配合;并不是所有的歌,觀眾都會記得歌詞。

能夠掌控局面的人,需要“投其所好”,讓別人開心。如果不是,那就注定要冷場。這是職場人的規則,老年人需要看清楚。

05

最好的人生狀態,就是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退休后,我們應該找回當初的自己,而不是存在感。靠別人的“掌聲”活著,會很累,自己也很不舒服。

老年人,需要在家庭里積極表現自己,力所能及地為兒女們做點什么,精神上豐富而飽滿。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回到自己的價值觀,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搞笑大聯盟☜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