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這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戀。
在心理學上,回避型依戀的顯著特征有:
1、刻意遠離親密關系,哪怕對方很喜歡自己。
2、逃避溝通,或缺乏溝通能力,時常把溝通轉變為爭吵。
3、表達能力弱,用說反話、做反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4、沒安全感,認為感情不堪一擊,也不相信任何關系能長久穩定。
5、鄙視親密,認為“戀愛腦”是對一個人最大侮辱,也恐怕自己被感情束縛。
6、在感情中缺乏自信,看似高位,實則低位,對自己要求苛刻,不允許自己犯錯獻丑,認為強者才配被愛。
7、認為克制和痛苦是幸福的支撐點,不是不想被愛,而是必須結合“逃避”,這份愛才更安全。
不難發現,回避型依戀對待親密關系的整體態度,并不是真正的厭惡,而是矛盾地想接近。
他們身披厚殼,看似疏離,但疏離背后,反而是與常人相同的需求。
他們也需要被愛,也需要去愛,同樣需要讓人的支持和溫暖。
只不過,正常人面對親密關系的態度是“喜歡,所以我接近”;
而回避型依戀對待親密關系的態度是“喜歡,但喜歡可恥,我要逃避。”
一、回避型依戀的深層形成原因是什么?
回避型依戀對親密關系的逃避,主要源于三大方面:
1、對親密關系的不安全感
2、對表達愛意的羞恥感
3、自我認知低
接下來,我們逐一展開說明。
1、對親密關系的不安全感
很多回避型依戀者,往往還伴隨著強烈的焦慮型依戀特質。
他們看似冷漠疏離,實則只是用冷漠掩飾自己的高依賴性。
不粘人,不是因為不想粘人,而是因為害怕自己被討厭,不被待見;
不溝通,不是因為不想溝通,而是因為害怕自己讓溝通變成一場爭吵,消耗彼此的耐心;
不親密,更不是因為不想親密,而是因為覺得親密關系本不穩定,怕自己陷入太深后無法自拔。
2、對表達愛意的羞恥感
這份羞恥感絕大部分原因來自原生家庭。
從小就被教育“表達愛是可恥的,是懦弱的,是錯誤的”,而對于父母本身,也很少對孩子做出親昵溫暖的舉動。
他們很少給孩子安慰和鼓勵,更容易高高掛起地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或脆弱時刻,父母的表現永遠不是提供支撐和諄諄教導,而是直接懲罰或指責打壓,用行動告訴孩子 “只有強者,才會被善待;你做錯了,就會失去愛。”
于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養成一種固有觀念:“尋求親密是軟弱的表現,只有獨立和強大才是正確之舉。”
回避型依戀者,大多數都因此沒有建立起正確的感情觀,甚至干脆沒有習得“愛”的能力。
長大后面對自己的親密關系,仍然保留兒時對愛的定義。
3、自我認知低,認為真實的自己不值得被愛
沒建立起正確的感情觀,沒有習得愛人的能力,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回避型依戀同樣不愛自己。
因為幼年時沒有得到過父母沒有條件、毫無保留的愛,在回避型依戀者內心最深處,就認定原始的自己不值得被愛。
只有在原始自我之上添枝加葉,對壘價值,才能得到相應的欣賞;一旦基層自我暴露,旁人就會掃興走開。
同小時候一樣,考了一百分才有糖吃——長大后,就只有看似完美,毫無軟肋,才值得被人欣賞。
但真實的自己怎么可能沒有缺點,那就只有靠疏離來掩蓋。
離得遠了,看不清了,這份感情也就算搖搖欲墜地保留住了。
二、作為回避型依戀者,如何正確親密關系?
1、承認并接受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
首先,你要明白,真實的你并非排斥親密,你只是習得性無助。
你的人生不斷重復著排斥親密的經歷,行為就跟著慣性一直犯錯,需要你自我解救,及時懸崖勒馬。
那就承認自己內心深處對親密關系的需求,承認自己同樣渴望被愛和去愛,同大多數人一樣,你對愛情和愛人也有著自己的暢想和勾勒。
你只是不習慣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表達而已。
2、用正向推動力,去爭取和維護親密關系
回避型依戀最大的弊端,就是用反向行動來表達正向思維。
換言之,你習慣用毀滅的方式,去考驗一段感情和一個人。本質上,你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留住對方。
你加以試探,試圖通過對方一次又一次地回頭來奠定他對你的感情,用無數次的感動來確定對方真的值得信任——但這樣做的弊端是,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住你的反向推動,很容易推走那些真心待你的人。
3、及時向伴侶尋求幫助
但很多時候,回避型依戀面對親密關系的錯誤表達是種慣性本能。
這時,你需要的是外界干預,建議直接跟對方來場坦白局。
提出你的恐懼和慣性,講清你的回避背后的深層需求是什么,提供對方在面對你的錯誤方式時,需要展現的行為態度等,任何需要對方包容的方面。
并請求對方及時提醒,將你從習得性無助中,逐漸解救出來。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