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不知道家人們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單身的時候非常獨立,可鹽可咸。一到戀愛的時候就患得患失。
只要察覺到對方有一點冷淡,馬上懷疑對方愛不愛自己。
會因為對方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非常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會反復推開一個人,直到確定這個人不會離開。一旦沒有回應就馬上撤離。
目前對于安全感最經典的一個言論是,只要你足夠優秀漂亮就會有安全感,安全感只有自己給自己。
但是如果我們足夠帥氣、漂亮、優秀就會有安全感,那像佟麗婭這種大美女也就不會被陳思誠PUA;馬思純也不需要跟一個浪子樂手在一起了。
優秀確實會吸引到更多的人,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信號。但是能否連上還是取決于親密關系的能力。
戀愛本身也不是單機游戲,就像玩游戲不能只靠自己。我們的安全感本身就是會被另一個人影響的。
我們沒辦法跟一個渣男、渣女、海王或是極其優秀的人在一起還非常的有安全感。面對劈腿、出軌、養魚,還總是告誡自己說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真的是有點自欺欺人。
安全感到底從何而來?
心理學家做過大量實驗,最有名的就是心理學家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實驗。
首先讓媽媽和她的寶寶在一起玩耍,這個時候寶寶玩的很開心,還會拿玩具給媽媽看。接著實驗人員讓媽媽離開房間,還沒走幾步,寶寶就非常急切的追上去。
媽媽走出門后,寶寶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一直哭,任何人安撫都沒有用。媽媽回來后,在媽媽身邊的寶寶很快便停止了哭泣。又開心的玩了起來。這樣的寶寶大概占60%到70%左右,心理學家稱之為安全型依戀。
后面安斯沃思在采訪這些家長后發現,這些寶寶大多數時候就是餓了有奶喝,哭了有人照顧。他們對外界做出一系列的反應,父母都會及時及予回應。所以在父母離開的時候,寶寶會表現得很傷心,但是還是會堅信父母不會拋棄他們,還是會回來的。
這些寶寶在長大之后大多數不會疑神疑鬼,對另一半也充滿了信任感,會在一段關系中得到安全感。
還有20%的寶寶叫做焦慮型依戀,對媽媽的離去表示強烈的抗議,等媽媽回來后又會反抗或者憤怒,不能安心的玩耍。研究發現這些父母大多數比較忙或者父母自身就比較焦慮。所以有時候他們能夠滿足寶寶們的需要,有的時候不能。那這個時候寶寶們就需要不斷去爭取父母的注意力,去獲得父母的愛。
焦慮型依戀的核心是無法相信自己是被愛的,這些寶寶們長大后會擔心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有強烈的愛的饑渴,會不斷的作,反復的確認,把雙方都搞得筋疲力竭。愛意耗盡,最后說“你看你果然是不愛我”。
有的焦慮型會為了讓自己留在一段關系里,卑微討好、容易奪命連環call,腦補對方出軌了等等。
剩下的20%的寶寶叫做回避型依戀,當媽媽離開后并不會表現出強烈的不高興。等媽媽回來之后也是自己玩自己的沒有什么劇烈反應。家長們可能人為這類寶寶不哭不鬧是最省心的,所以對他們的關注更少。
然而家長不知道的是,這不叫做省心,而是知道哭鬧也沒有辦法獲得關心之后的深深地失望,回避型依戀的核心是無法相信別人,長大后也不容易相信別人,覺得沒有人會真的喜歡自己。就算是父母也沒有百分之百的信任,看待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短暫的合作,反正所有人最終都會離開。回避型依戀的人如果對方不打電話也不會去聯系對方。
最后一種是恐懼型依戀,擁有這種類型的人呢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既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無法相信別人是值得信任的。要么就是不想戀愛,對接近他人毫無欲望。相信賺錢第一,不談戀愛屁事沒有,要么就是一旦戀愛就總分分合合。而恐懼型的人如果給對方打電話不接,那對方如果打回來會表現的十分冷漠。對方如果追問是不是生氣了,恐懼型的人一定會否認說沒有。
依戀類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有一個詞是獲得性安全感。如果先天原生家庭沒有很好的給予安全感,長大之后仍然可以通過努力和成長變成安全型依戀。
如何獲得安全感
小編這里給大家兩條tips:
第一創造屬于自己的安全空間。當我們沒有安全感非常焦慮的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安全空間,建立自我安撫系統。比如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臥室、可愛的貓咪、溫暖的食物、信任的朋友、好聽的音樂等等。
第二尋找良好的支持系統。目前比較流行的理論是找一個安全型戀人,如果你的運氣確實非常好找到了健全的愛人使我們非常好的愛的示范,可以讓我們獲得寧靜和安全。一段穩定健康的關系確實讓我們相信我們是值得被愛的。
那如果找不到一個安全型的倆人怎么辦?
那我們可以去找一個專業的心理咨詢,或是一個可以幫助你的支持系統,團體或是朋友都是可以幫你建立安全感的。
有一個說法就是,不要靠近男人,會變得不幸。
這個說法就會有點像是為了不想掉頭發干脆剃禿頭。遠離感情確實能讓我們遠離痛苦,但也會讓我們永遠錯失了在親密關系中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情感驿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