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人者必自傷,害人者必自害!

Advertisements

自古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什么害人之心不可有,因為害別人通常等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害來害去,害的是自己。

且先不說因果報應,姜太公曾言:“欲量他人,先須自量。傷人之語,還是自傷。含血噴人,先污自口。”

你想評判別人,對別人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之前,應該先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的所作所為;那些出口傷人的話,要慎說,因為說別人,往往就是說自己;抹黑別人的時候,其實先抹黑的是自己的品格。

一、欲量他人,先須自量

很多人之所以說話狠,缺乏同情心和包容心,是因為缺乏同理心。

而為什么會缺乏同理心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原因正在這個玄機上,即量他人,而不自量。“量”這個評判的體系、標準、機制,只針對于他想量的那個外人,而不包括自己。

比較常見的就是,自己很自私,卻怪別人自私,自己一點兒虧都不吃,看到別人不肯吃虧,卻很生氣。把“自量”事先拋除的人,有時候看起來是有心眼兒,先把自己刨除在評判之外,這樣就可以為所欲為,愛怎么議論別人笑話別人都可以了。

但事實上,等于少了個把門的,就是自律的門。人的放縱有很多種,其中之一就是,不積口德,任由自己的語言,傷害別人。

二、傷人之語,還是自傷

老百姓有句話常說:千萬別笑話別人,笑話別人的話很可能以后都應驗在自己身上。

有個人看到一個老太太瘸腿、歪脖、駝背,笑的不得了,稀奇的不得了。但是后來自己的三個孩子,一個駝背,一個瘸腿,一個歪脖,他嘲笑老太太的話,都嘲笑在了自己身上,令他在憂愁中度過。

傷人的語言,之所以有傷人的威力,往往還是因為它直擊別人的要害,揭的是別人想要掩蓋的短,別人自慚的短,別人在自己心里深以為意的短。

如果有一種善,是看到別人衣不蔽體,就把頭轉過去,假裝沒有看見;那有一種惡,就是專門揀別人的短處,痛處,甚至假想別人生活中的不足之處,痛下狠口。

拿著自己不短的地方,去強調別人的短處,說傷人的話,本意是一種彌補和防御。但造成的效果,很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這種傷人的方式,反過來會降低一個人的自尊心,反而讓自己對自己的感覺變得更low。

三、含血噴人,先污自口

那些喜歡笑話人,張揚別人的短處的人,大概從來沒想過,這樣做首先拉黑的是自己的人品。

試想,誰要是知道自己身邊,有這么一個抓住別人一點隱私短處,就趕緊到處臭擺的大嘴巴,誰還會信任他,對他敞開心扉?

培根說:“人的心靈不是靠自身的善滋養,就是以別人的惡為食。一個人缺此,必然要吞彼…自身的缺陷無法補救,就只有竭盡全力損害他人的長處。”

出口傷人的人,給人的感覺格調不高,是因為一個連顧全禮貌、和個人形象都做不到的人,暴露的正是內心的缺陷。

這種缺陷既有可能是能力上的缺陷,也有可能是安全感匱乏的缺陷。但靠著消費別人的受傷,掩蓋自己的缺點,把攻擊的矛頭從攻擊自己轉到攻擊別人,從而達到滋養自身的做法,歸根結底,是一種人格上的軟弱和修養上的缺陷。

那些口無遮攔,毫無顧忌的用語言攻擊和傷害別人的人,雖然有可能在口頭上占盡了上風,卻因為缺乏雍容的心態才具備的風度,善良的心靈才謹守的口德,而自貶為人的格調。

有語言暴力的人也許不是個壞人,但一定是個修為上的弱者。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