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Advertisements

抗美援朝戰爭,對西方世界帶來的沖擊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幾乎以一國之力擊敗了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領軍的“聯合國軍”,叫囂占領朝鮮全境、飲馬鴨綠江畔的美國人最終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停戰的戰線已經回到了最初的三八線。時任美軍遠東部隊司令官、“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說—— 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一夜之間,一個強大的中國在東方冒了出來!

戰后,很多國家都對這場戰爭進行了研究。作為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的補給中心與兵工廠的日本,對這場戰事觀察尤其清晰無比。那么,日本人又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呢?

島兒襄,日本著名歷史學家、軍事史學家,日本戰史界的權威人物,著有《太平洋戰爭》、《日俄戰爭》等30多部作品。通過他的《朝鮮戰爭》,我們可以看看一個“旁觀者”是怎樣看待志愿軍與那場戰爭的 。

中國志愿軍的正月攻勢:美韓聯軍再次放棄漢城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1950年的最后一天,中國軍隊集結了5個軍15個師的兵力(朝鮮2個軍10個師擔任副攻)越過三八線,向議政府、漢城發動進攻。除了土耳其旅、美第25師和韓首都師之外,聯合國軍的一線部隊全部受到攻擊。……日落后,中國軍隊的嗩吶聲、喇叭聲、哨子聲和銅鑼聲如同地底下冒出來一樣,遍布美韓軍隊的陣地。地雷陣和鐵絲網對中國士兵毫無作用,他們勇往直前,甘愿犧牲自己為戰友開路。中國人的進攻如同波濤一般,一浪接著一浪,美韓部隊的指揮員和士兵都感到異樣的恐懼,只能胡亂地開槍。韓1師、韓6師、美24師的前沿陣地很快就崩潰了。……美韓聯軍在中國人的打擊下,再次被迫放棄漢城。”(注:島兒襄說的正月攻勢,是志愿軍發起的第三次戰役。)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志愿軍攻占漢城

——聯合國軍的反攻和中國軍隊的反擊以及砥平里戰斗之謎

“1951年1月21日,李奇微的第8集團軍開始向漢城反擊前進。2月10日,他們占領了漢江南岸,收復漢城看起來指日可待。……2月12日凌晨,中國志愿軍的第39軍、40軍和66軍開始反擊,韓國第8師率先受到攻擊并潰敗。第39軍繼續攻擊前進,很快包圍了砥平里的美2師第23團。團長弗里曼請求撤退。但李奇微下令死守。” (注:這場反擊戰應是橫城反擊戰,作戰的是志愿軍第39、第40、第42、第66及人民軍第3、第5軍團,殲滅韓8師三個團、美2師一個營、美韓軍四個炮兵營和韓第3、第5師各一部,共12000千余人,其中俘虜7800余人。)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砥平里之戰,中國第39軍圍攻美軍一個團,兵力占據優勢。 奇怪的是,中國軍隊采用排連為單位的小兵力持續進攻模式。這樣,到2月15日,他們依然沒能拿下砥平里。而增援的美第5團已經趕到,中國軍隊在陣亡了數百人后只好撤退。這場戰斗是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的一個謎——他們為何突然放棄了擅長的人海戰術而選擇小兵力的攻堅戰?” (注:根據40軍119師師長徐國夫少將的回憶錄,參加砥平里戰役的,實際是119師3個團以及42軍126師、第39軍115師、第40軍120師各一個團,共6個團,由徐國夫統一指揮。志愿軍傷亡1800余人,美軍傷亡800余人。網上有一些人說此戰志愿軍傷亡10000余人,還有的說傷亡30000余人,基本是胡說八道為黑而黑。島兒襄的描述與徐國夫的回憶差不多。徐國夫曾總結說,砥平里的失利,一是他輕敵了,二是攻擊力量的過于分散,組織協同不夠好。這也回答了島兒襄的疑惑。)

中國軍隊的四月攻勢:這一次,他們沒能攻下漢城

“1951年4月22日,中國軍隊再次向聯合國軍發起總攻,目標是漢城。韓國軍隊在臨津江可以泅渡的地點都配置了火力網。但是中國軍隊依然很快就撕破了他們的防線。僅僅2個小時,韓6師就潰敗了下去。23日,英29旅格洛斯特營也陷入中國人的包圍,只有40人逃了出來。……李奇微下令范佛里特死守漢城。29日,中國軍隊發起了總攻。漢城正面的美韓聯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美空軍幾乎每隔20分鐘就對中國軍隊實施一次轟炸,美軍每一門大炮平均發射大約600枚炮彈。……中國軍隊的進攻依然沒有動搖,6000多名中國士兵消失在漢江中,他們的鮮血把江水都染紅。5月1日,中國軍隊撤走——他們每個士兵能攜帶的糧食和彈藥最后能堅持10天,連續的進攻讓他們的彈藥和食品已經消耗殆盡,只能后撤。”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中國軍隊進攻時為何總是先對韓軍下手?

“據被俘虜的中國士兵交代:韓軍戰斗力比美軍差,防守能力不強,容易突破;而且韓國軍隊潰逃時武器裝備基本都扔掉,中國軍隊就可以繳獲大量的美械裝備。擊敗韓國軍隊,還可以離間美韓聯軍的關系。……韓國人認為這些理由很可笑。但事實確實如此。”

中國軍隊的五月攻勢:韓第3軍番號被撤銷

“盡管韓國人認為中國軍隊選擇把他們作為進攻首選的理由很可笑。但5月16日開始的五月攻勢中,韓第7師防守的區域依然率先遭到中國軍隊的進攻。從晚上7點多到11點多,韓7師第5團和第8團先后被擊潰。接著,韓第3軍的第3師、第9師也開始受到中國軍隊的攻擊。劉載興軍長無法相信中國人比他預計的時間提前了8個小時就截斷了他們的退路——占領了韓軍后方的五馬峙。韓第3軍只好向縣里地區撤退。但中國軍隊很快就向縣里地區圍攻了過來。韓第3軍被迫逃向芳臺山,許多部隊不僅扔了武器,連糧食都扔了,只能餓著肚子逃命,一些人只能吃樹葉或野草充饑。最后這兩個師約8000人逃了出來。韓第3軍也因此被范佛里特解散。”

第8集團軍的裝甲分隊反擊:出乎中國軍隊的預料

“5月22日,李奇微下令第8集團軍反擊,以裝甲分隊快速突進為主,目的是包圍中國軍隊并圍殲。這種方式的反擊出乎中國軍隊的預料,中朝軍隊被迫全面后撤。范佛里特預計中朝軍隊損失兵力27000人左右。李奇微認為,此戰后,中國士兵已經喪失里戰斗意識。范佛里特甚至認為,美軍可以殲滅掉中國在朝鮮的軍隊。”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但是1952年10月的攤牌行動,美國人很快發現,中國軍隊的戰斗意識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強大了。擁有優勢兵力的美韓聯軍在飛機和坦克的配合下,經過一個多月艱苦的鏖戰,卻沒能拿下三角山地帶。結果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中國人沒有被殲滅,反而是前線的美軍士兵的士氣急劇低下。于此同時,談判桌上的美國代表也不得不做出讓步。”(注:三角山地帶之戰,我軍稱為上甘嶺戰役。)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中國軍隊最后的反擊:朝鮮戰爭結束

“1953年7月14日-19日,中國軍隊發動了停戰之前的最后一次戰斗。中部戰線的韓國軍隊損失慘重。美國人發現,中國軍隊的補給和彈藥越來越充足了。……李承晚終于同意停戰。”(注:這次戰斗我軍稱為金城戰役。)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朝鮮戰爭后期,志愿軍已經裝配有裝甲部隊

“根據美國陸軍部的統計,朝鮮戰爭聯合國軍共損失兵力99.6萬余人(含死傷、俘虜、失蹤),中國軍隊損失約90萬人,朝鮮軍隊損失約52萬人。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史》統計,美國軍隊損失39.7萬余人,韓國軍隊損失66.7萬余人。韓國方面的統計是,韓軍陣亡41.5萬余人,負傷和失蹤42.9萬余人”(注:2015年我國民政部公布的抗美援朝烈士名單為19.8萬名,名單包括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犧牲和失蹤的志愿軍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員等。)

日本軍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中國志愿軍的?(下)

為美軍戰俘理發的志愿軍戰士

“對于朝鮮戰爭,美國的觀點是,他們既沒有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也沒有取得政治上的勝利。”

“這場戰爭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顯露出了亞洲強國的面目。北朝鮮和中國在實際上已經被國際社會所承認。同時,在共產主義陣營,中國開始處于和蘇聯相抗衡的地位。日本則直接從戰爭中受益——為聯合國軍提供了近10億美元的各種補給,讓戰后的日本經濟得以復蘇。”

(完)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