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碩士工作經驗兩年,要求月薪三萬:“我是海歸,我值這個價”

Advertisements

昨天我面試了一名(海歸碩士),他是三年前回國,工作經驗卻只有兩年。

他要求月薪30000,互聯網運營崗位。

我們公司給這個崗位定價是12000,但這個海歸卻很自信地說:

“你們定價太低了,現在外面哪家公司運營沒有兩萬以上的?”

運營主管就覺得好笑,于是問他:

“那你認為你憑什么值月薪三萬呢?”

對方說:

“普通的運營都有兩萬,我是海歸碩士,多拿一萬是很正常的。”

HR姐姐問他:

“簡歷上顯示你是三年前回國的,但工作時間加起來勉強兩年。另外一年你是在干什么呢?”

對方回答:

“之前待過兩家公司,待了幾個月之后感覺都不太符合我的工作理念。

我的運營理念比較先進,因為我在國外待過好幾年,思想會更國際化一些。

我提出了很多方案,但是之前公司的運營主管都否決了我。

如果他們能按照我的想法去運營一個產品,絕對可以比現在更好。

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我就辭職了。

再加上我找工作很挑,每次找工作都要花兩三個月,一來二去的就耽擱了。

但請你們放心,雖然我工作經驗只有兩年,但我在待業期間一直都有在學習和思考。

我的能力是很靠譜的。”

最后,這場面試因為雙方的價格沒有談攏,面試者沒有應聘成功。

現在也不知道他找到工作了沒。

看完上面這位海歸面試者的講述,小編心里只有一個想法:

能不能把你的自信分我一半?

自信是好事,但盲目自信就不一定了哦。

幾年前,如果是海歸的話可能在面試的時候會有加分項。

而現在,不論是職場還是學歷,各方面都非常的卷。

十年前想找個工作,本科甚至大專都夠用。

而現在呢,海歸、碩士滿地跑,很多待遇比較好的穩定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最低要求是本科,結果來應聘的絕大部分都是碩士,其中也不乏海歸。

所以說海歸的身份,現在也不是多么稀有的。

特別是如果想在大城市諸如金融、互聯網等等人才扎堆的行業里,海歸更顯得平平無奇了。

去國外讀書幾年,動不動就要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回來之后面對這樣激烈的內倦競爭,不得不說讓人很是絕望。

所以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

現在留學還值得嗎,換句話說,自費留學所投入的巨大成本,要怎么盡快收回來呢?

小編在這里分享如下三個建議。

第一,留學之前先想好自己的目的,并且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

很多人說“現在大部分留學的,都是在國內考不上好大學,才去留學”,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也說明了一些客觀存在的情況。

的確有些人當初留學的目的,就是因為沒考上好大學,甚至連本科線都沒過,面臨只能上大專的情況。

但又不甘心,所以就去國外上一所門檻比較低的大學,這樣回來就業找工作,至少說出去好聽點。

但往往懷著這樣目的的人出去,就容易沒有規劃,大學幾年由于遠離父母的控制,就放飛自我了。

其實雖然現在海歸沒有以前“值錢”了,但仍然是少數是稀缺的。

如果在留學期間做好職業規劃,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在未來職業方面的特長,回來找工作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第二,在留學期間要把所在地的語言掌握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小編以前在留學的時候就注意到一個現象:

很多人出國之后,出于膽小、羞澀等心理,不愿跟當地人交流,甚至在學校跟老師說話都會盡量避免,更不要說跟當地同學建立社交關系。

他們整天就跟自己老鄉在一塊玩,老鄉之間肯定不說外語了,久而久之在國外待了好幾年,卻連當地的語言都沒學明白。

其實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比方說國內很多外語專業的人,因為沒有條件去國外留學,只能通過自己死記硬背才能掌握外語。

然而留學在外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學外語的都知道:

很多單詞、語法你死記硬背記不住,但只要生活中運用幾次就記得牢牢的。

可惜很多海歸在留學的時候不珍惜這一點,反而整天跟老鄉混在一起,浪費了這個絕佳的機會。

第三,注意培養一些在國外更有利培養的能力,這樣才能跟國內的競爭者拉開差距。

小編有個海歸朋友,本科學的是企業管理,他在大四的時候積極在國外公司參加實習。

大公司和小公司他都有實習經驗。

回國找工作的時候履歷上就很亮眼,很輕松地就找到了一家大廠的HR工作,月薪15K。

據說他入職的這家公司,相中的就是他在國外公司的管理經驗。

這家公司最近正準備朝海外擴張,經過幾年的鍛煉,到時候他很有希望被派到國外管理新的子公司。

討論

你覺得現在出國留學還值得嗎?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會去留學嗎?

歡迎評論區分享。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