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米》作者張培祥:24歲離世,葬禮在八寶山舉行,撒貝寧致悼詞

Advertisements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瓊寶,今天是這里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了,好弄點錢給你爹買藥。”散場了,我和母親曬了一天,一粒米也沒有賣出去。

晚上,父親咳嗽得更厲害了。母親對我說:“瓊寶,明天是轉步的場,咱辛苦一點把米挑到那邊的場上賣了,好給你爹買藥。”

“轉步?那多遠,十幾里路呢!我想到那漫長的山路,不由有些發怵。”以上摘自張培祥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改編的《賣米》片段,張培祥是一個傳奇的存在,一個逆天改命的人,也是一個不幸的可憐人。

1979年,張培祥出生于湖南醴陵縣一處偏遠山村,父親常年從事體力勞動身體已經累垮需要經常服藥,母親小兒麻痹,一只手偏癱不能干活。

家里張培祥和弟弟在上學,父母渴望子女成材改變家庭困苦的現狀,父親咬著牙從自己的醫藥費里擠出錢來供兩個孩子上學。

兩個孩子從小懂事,張培祥一年級就已經開始幫著母親做家務了,上鍋做飯下地拔草在本該玩樂的年紀她和弟弟早已明白自己家庭的特殊性。

學習上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為了省電無論冬夏她都搬著凳子趴在門口趁著天色早早寫完作業,于她而言,能夠背著書包上學已經非常幸運,她不想再因為自己多花一分錢,畢竟這些都是父親的救命錢。

年年班級第一,家里的土墻上整整齊齊貼滿了張培祥的獎狀,每次看到這些父親因病痛而蒼白的臉上總會綻放笑容,他覺得自己值得,他家小小的瓊寶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片苦心。

隨著姐弟倆不斷升學,學費不斷增多,父母愈發感覺吃力。張培祥10歲那年,父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整天整夜地咳個不停,一點活也干不了了,家里家外全指望母親一人。

一天,父親把張培祥叫到床頭,他吃力地從被子里探出頭,嘗試了兩次起身沒起的來,張培祥上前把父親扶起來,將他的頭下多墊了個枕頭,父親一邊沉重地喘著氣,一邊笑著看著自己的女兒。

女兒長了好高的個子,他好像好久沒好好地看看女兒了,他只能整天躺著,女孩又要上學又要上地干活,身上穿的還是鄰居給的衣服。他靜靜地看著女兒,待氣喘勻后,帶著笑意帶著商量的口氣說:“瓊寶,要不不上學了吧?你看爸這身體天天不掙錢,還花錢,家里實在沒錢供你上學了。”

說完低下眼瞼,他不想看到女兒失望的臉,張培祥沒有說話,她知道遲早有一天自己要面對這種情況,她以為自己起碼能小學畢業,沒想到,會來這么快。

她很不舍,她非常非常想上學,老師說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走出大山,走出大山找個工作好好掙錢給爸爸看病,這是支撐她努力學習的信念,所以她才會拼命學習,只是現在她還沒走出大山,或許這輩子都不一定能走出去了。

她看著床上的男人,明明不到40歲,頭上已經有一片一片的白發,松弛的皮耷拉在臉上,眼窩深陷,眼睛里是昏暗的沒有一點色彩,看著父親蒼老憔悴的面容,她滿心的疼痛,為了湊她和弟弟的學費,父親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吃藥了。

現在家里的米也賣得差不多了,留下的是四口人僅剩的口糧了,她看著父親臉上帶著牽強的微笑說:“爸,我聽你的,不上了,我現在長大了可以跟著俺媽上地干活了,以后咱家日子也會好起來的。”

第二天一早,她就爬起來和母親上地拔草,偶爾經過地頭的同學喊她:“張培祥,你還不去上學,一會該晚了。”她大聲地回到:“你先走吧,別遲到了。”母親看著女兒眼里充滿慚愧與無奈,只能低頭繼續干活,嘴里卻說不出一句話。

她雖然不去學校了,但還是叮囑弟弟要好好學習,晚上輔導弟弟學習,認真又耐心。

一周后,鄰村的姑姑張云桂才知道張培祥輟學了,趕到娘家哥哥家里看著幫著燒火的張培祥心疼不已。張培祥的優秀親戚們看在眼里,但是哥哥家的情況她也清楚,不是萬不得已不會讓孩子輟學。

“讓瓊寶跟著我回家吧,我供她上學,她是個上學的好苗子,這么小不上學太可惜了。”張云桂對著床上的哥哥商量著。

就這樣張培祥又能上學了,她更加珍惜這失而復得的機會,缺了一周的課好在她底子好,幾天就趕上來了,老師們對這個堅毅好學的孩子很是喜歡,平時能幫則幫,就這樣張培祥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從龍塘小學畢業成功考上株洲市重點中學:醴陵一重。

本是高興的消息,但隨著而來的學費問題又讓家里犯了難,姑姑家也不富裕能供她小學畢業實屬不易,上初中后學費增加不能再讓姑姑掏錢,她實在不想輟學。

“爸,我不上醴陵一中了,我上四中行不?四中不是重點我去了不用交學費,我一定好好學習,到時候考個中專,就能掙錢了。”張培祥小心翼翼地和父親商量著。

張父看著女兒滿心滿眼地渴望上學,他點點頭,他不想讓孩子以后后悔,索性自己的身體在慢慢恢復,家里的收成也不錯,不能再讓孩子輟學了。

張培祥上初中后一邊埋頭苦讀一邊打聽中專,她想初中畢業后考個中專,就能打工了,這樣父親的藥錢就有著落了。

次次考試第一,她仿佛學習毫不費力,班主任很看好這個總是埋頭苦學的小姑娘,想著她肯定是重點高中的好苗子,竟意外得知張培祥的目標是中專,他找來張培祥了解了情況。

“你好好學習,爭取考上重點高中,以后考上重點大學找個好工作好好報答你父親,現在你還小不要急著找工作,你只管好好學習,學費的事我給你想辦法,有困難努力克服就好了,相信老師。”班主任堅定地對她說,她好像有一次看到了希望。

怎么能不想上高中,上大學,只是她怕,怕父親病著太難受,她就想著盡快賺錢給父親買藥,她也想著自己少花點錢,可是無奈自己太小,現在打工根本沒有人要。

有了班主任的幫助,她學習的勁頭又足了幾分,有基礎有能力又肯努力,這樣的張培祥無數人看在眼里,既羨慕又心疼,大家沒見過她吃一次好飯,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飯菜,身上的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洗的發白,初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褲子短了還在繼續穿。

張培祥從不主動說家里的情況,她不想讓人覺得她可憐,她其實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可憐,能吃飽穿暖有學上就很幸福了。

在班主任的幫助下,她磕磕絆絆但也算圓滿地初中畢業了,又是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大家對此都習以為常,要是哪天不是張培祥考第一才會覺得奇怪呢!

想著自己上了高中,大學也就不遠了,家里的好日子一定會來的,但是上天可能總是緊著老實人欺負,總看不慣窮人過順當的日子。

高二那年,母親被確診為乳腺癌,父親也被檢查出患有腎結石需要動手術,這個消息一下子嚇蒙了在學校的張培祥,她怎么都沒想到本就緊巴巴的生活又遭受一記重錘。

這次是她主動退學的,她跟著同村的一個女孩南下深圳進廠了,她急需一筆錢給父母看病,有些人的長大就在一夜之間,生活推著你不得不面對,你卻連抱怨的機會都沒有。

就這樣那個所有人都認為將來重點大學的好苗子退學進廠當起了車間工人,一切都由不得自己選擇。

張培祥在學校的成績有目共睹,校長不愿意這顆好苗子就此夭折,他立即動身到張培祥家里找人,才得知她已經南下,值得令人感恩的是校長的執著,他選擇動身南下尋找張培祥。

張培祥想不到校長找到深圳只為勸自己回去上學,她很想跟校長回去,但是她不能;“校長,你回吧,我要掙錢,我爸媽還等著我拿錢回家治病呢,我不上學了。”她哭著回應校長。

“娃娃你別哭,你跟我回去,把書讀完,你家里的事我來想辦法,你別擔心,你現在輟學太可惜了,你一定要堅持讀書,將來考上大學才能徹底改變你的家庭啊!”校長不厭其煩地勸說。

張培祥很相信校長的話,她跟著校長回到了學校,校長在學校組織了捐款,湊齊了一部分醫藥費先送到張家。

張培祥十分感謝這些在困境中對她施以援手的好心人,她現在的能力太微小了,她只有好好學習用成績回報這些好心人。

1997年,張培祥以當地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大法學院,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在那一刻好像都煙消云散了,她只記得拿著錄取通知書給父親看時,父親一介莊稼漢子,得病這么多年都沒哭過,拿著他的錄取通知書卻哭得像個孩子。

“不容易啊,瓊寶,不容易啊,爸爸對不起你,爸爸沒本事差點耽誤了你啊!”張父抱著張培祥哭著說到。

1997年8月底,到了開學的日子,張家東拼西湊把家里能賣的糧食都賣了,能借的錢都借來,交給了張培祥,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父母想著給孩子多拿點錢總數不會錯的。

就這樣張培祥一路緊緊攥著口袋里的1000元錢不撒手,到了學校買了生活必需品后就不敢再亂花錢了,她依舊吃最便宜的飯菜,穿著從老家帶來的衣裳,周末同學約著出去吃頓好的她從不去。

空閑時間不是在兼職就是在圖書館里,她一直喜歡看書,高中時時間很緊張她也堅持看完了四大名著,她最喜歡《紅樓夢》。

上大學后,她用筆名“漫天飛花”在某論壇上發表了《大話紅樓》和《飛花讀紅樓》等文章,即便當時網絡不發達,也吸引了眾多讀者。

在優秀學生層出不窮的北大,張培祥的光芒仍然沒有人蓋住,她的成績依舊遙遙領先,各種獎學金必然有她的名字,獎學金加上自己平時的各種兼職工資,讓她的生活不成問題,她留足自己的生活費后把剩下的錢給弟弟寄回去。

她上大學后就開始供應弟弟,弟弟也很爭氣學習成績也不錯,經常寫信給姐姐請教學習方法,姐弟倆雖然離得遠但感情依舊很好。

2001年本科畢業后,張培祥有考上本校的研究生繼續學習。對學習的熱愛好似與生俱來,看似枯燥無聊的文字在張培祥眼里好像開出了花。

2003年,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改編的《賣米》一文在雜志上出版,一時間感動無數人,瓊寶,成為多數人口中的好孩子。

眼看研究生畢業后,美好的生活在向這個過去貧弱的家庭招手,但不知道這個家庭,這個堅強的女孩如何惹怒了上天,上天就是見不得她好過。

2003年5月,張培祥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為白血病,仿佛晴天霹靂讓張培祥久久回不過來神,她以為自己就是得了感冒,藥都不用吃挨過兩天就能好起來,萬萬沒想到自己得了白血病。

這個病要花多少錢她沒有概念,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無論如何也拿不出多余的錢,這些年靠著自己打回家的錢,父母的病情剛有所緩和自己怎么就得了這個病呢?

得知結果后,張培祥消沉了幾天,幾天后她又是那個到哪里都笑意盈盈的小姑娘了,她依舊在網上跟新自己的《飛花讀紅樓》仿佛得病的不是她一樣。

學校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組織了捐款,善款被送進醫院,張培祥的病癥已經非常嚴重了,從小到大她得到過太多好心人的幫助,原以為自己現在有能力回饋那些好心人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

2003年8月27日,年僅24歲的張培祥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花謝”后,她真的像一朵嬌艷的鮮花般凋謝了,她走了,永遠地離開了她愛的父母和弟弟,離開了她熱愛并為之奮斗的校園,離開了來不及說感謝的好心人。

她的葬禮在八寶山舉行,謹遵她的遺囑,將她的骨灰分成兩份,一份葬在八寶山公墓,一份葬在她從小到大的土地上。

導師曲三楓親自為其撰寫墓志銘,同系學長撒貝寧為其念追悼詞,追悼會當天去了很多人,有些人根本沒見過張培祥本人但聽過她的事跡后,不顧路程迢迢也要送她最后一程。

張培祥在她短短的24年生命中,很累也很幸運,希望在另一個世界里她能停下來歇歇,安安心心地搞創作……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情感驿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