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埃及是所有國家里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其沿尼羅河三角洲的燦爛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至4千年,古埃及也是公認的文明搖籃之一,它見證了文字、農業和城市化等等的最初發展,然而埃及的輝煌卻沒有延續到現代。埃及為何走向了沒落?
依尼羅河而生的國家
埃及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00萬平方公里,面積上來看是世界上的第29大國家,該國也有著較長的海岸線,在地中海和紅海都有著海岸線。埃及在地理位置上被利比亞、加沙地帶、以色列和蘇丹包圍著,國內貫穿著尼羅河。
埃及的地貌特征以沙漠為主,該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廣闊的沙漠帶中。總土地面積的35000平方公里,也就是大約百分之3.5上面有耕地并且有永久定居的人口。埃及國內有四個主要的地理區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尼羅河谷和尼羅河三角洲。
面積上看,尼羅河谷和尼羅河三角洲的面積并不大,它們只覆蓋了埃及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左右,但尼羅河谷卻是最重要的地區,也是該國唯一可耕種的地區,并能夠支持埃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在這里生活。
尼羅河沿岸的大多數地區都是非常平坦的,有著很大的農業生產空間并且因為河流的不斷侵蝕而有著很高的農業生產力。尼羅河夏季的洪水提供了淤泥和水,使原本干燥土地上發展農業成為了可能。
埃及為何走向了沒落?
埃及文明之所以燦爛,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著尼羅河發展起來的,從經濟地理角度來看,首先,尼羅河的汛期在古代非常有規律,人們只要抓住這個規律就可以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其次,尼羅河河底有大量的淤泥,這些淤泥實際上就是富含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的沉積物。
沉積物從河道溢出之后,就會被沖到大河的兩側,利用這些淤泥古埃及人就可以發展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最后,對于古代文明來說,農業高度發展就等于人民能夠吃飽并不斷繁殖,社會的雛形也就逐漸形成。地理優勢幫助提高生產力,生產力提高后產生財富,財富再幫助形成階級、文明和國家。
古埃及可以起家,就是因為其把握了尼羅河的優勢,但問題是第一產業的發展不是全部,尤其是對于現代社會來說,農業是發展基礎的一部分,卻不是全部。埃及的發展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局限,除了農業之外,它沒有其他很強的優勢。
首先,尼羅河供養了農業也供養了埃及的人口,但是尼羅河也局限了古埃及的版圖,人們只能依河生存,無法遷移到太遠的地方。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埃及的人口也不能太多,因為河流能夠支撐的人口是有限的。
很多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認為人越多越好,尤其是一些農業發達的國家,但實際上根據現代經濟學的邊際效應來說,人口越多,人均耕地就會越少,人均產值就會更低。因此古埃及很難發展出足夠的人口,也就缺少足夠的士兵去擴展自己的版圖。
最后,古埃及當時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它的擴張,它的北方是地中海,想辦法跨越地中海去北方,難度系數和成本都過高,而當時的南部和西部,又都屬于不毛之地,占領下來也沒有什么意義。就這樣,埃及只能在發展到頂端后逐漸下滑。
現代埃及的發展
農業既是埃及的優勢,也是埃及的掣肘,這一點無論是古埃及還是現代埃及,都是存在的問題。埃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以農業為生,盡管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從事制造業和采礦業,但這一比例多年來基本保持在四分之一。
進入20世紀之后,土地短缺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同時人口爆炸來臨了,這意味著農業部門開始產生多余的勞動力,可當時非農業工作的發展未能跟上勞動力快速增長的步伐。
非農業工作的發展緩慢一方面是因為埃及錯過了工業革命的風口期,也錯過了發展的最佳階段。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與該國的實際面積和人口水平相比,埃及的礦產資源稀少。埃及實際上比中東其他地方更早開始尋找石油,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才取得重大成果。
到20世紀80年代初,埃及盡管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但按照中東的平均標準,其總產量相對較小。這再一次削弱了埃及的綜合競爭力,也喪失了一個重要的出口收入來源。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