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土耳其,國中哈士奇,一個只能占便宜不能吃虧的國家。
對于這個國家,我們不太陌生,有一首歌是這么唱的“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其實這個國家一點也不浪漫,他們看到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
1999年,我國買下來的“瓦良格號”,在返回的途中遭到了土耳其敲竹杠,以危害海峽通行為由一直拒絕放行,直到2001年,我國付出了金錢、武器裝備技術為代價后才放行。
就是這樣一個從不愿吃虧的國家,卻在1932年以233平方公里的土地,換取了伊朗的阿勒山(也叫亞拉拉特山)半座山峰,打破了土耳其和伊朗300年邊界基本穩定的歷史。
這座山有什么魔力,讓土耳其放棄大片土地?
這其實跟俄羅斯有數不清的關系。
阿勒山的歷史:
阿勒山目前是伊朗東部的一座常年被冰雪覆蓋的死火山,有兩個峰頂,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小阿勒山3925米。《圣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在大洪水之后,就停在阿勒山上,因為這座山在基督教世界是一座圣山。
然而這座圣山在歷史上的歸屬卻不斷被割讓、占領,曾隸屬于多個國家。
阿勒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亞美尼亞人的活動范圍,自公元前16世紀起,他們就在此區域活動,所以現在的亞美尼亞人視阿勒山為自己的“圣山”,其國徽上的山就是阿勒山。但這里地處亞歐交界處,一直是強國覬覦之地。
自公元4世紀開始,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爭奪該區域,亞美尼亞王國也淪為了附庸,此后經歷了拜占庭帝國、塞爾柱土耳其、馬木留克王朝,最后至1517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
“一山不容二虎”,1534年,奧斯曼帝國同波斯薩菲王朝(1935年波斯改國名為伊朗),進行了一場20年的戰爭,1555年,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再次進攻,薩菲王朝沙阿塔赫瑪斯普一世主動認慫,并簽署了《阿馬西亞和約》,奧斯曼和薩菲王朝以蘇拉姆山脈、亞美尼亞的阿勒山以及扎格羅山脈為兩國分界線,奧斯曼帝國由此獲取了現在伊拉克的大部分領土,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則被雙方瓜分。而阿勒山也成為了兩國界山,阿勒山以西的“西亞美尼亞”歸奧斯曼,以東的“東亞美尼亞”歸伊朗。
這份和約并沒有帶來徹底的和平,直到1639年《席林堡和約》的簽署,成為兩國轉折點,此后兩國未再發生大規模戰爭。
接下來沙俄粉墨登場。
自沙俄彼得一世開始,就制定了一個被后世歷代沙皇奉為圭臬的侵略計劃,其中一條就是向南打通通往地中海和印度洋奪取暖水港的計劃。1721年,俄國瑞典戰爭結束之后,將矛頭轉向了南方,1723年占領了巴庫等里海沿岸地區(后歸還波斯)。
沙俄對南高加索垂涎欲滴,1789年詐取了格魯吉亞,隨后于1804年爆發了第一次俄波戰爭,波斯愷加王朝不敵沙俄,不得不于1813年簽署了《古里斯坦和約》,將伊朗的格魯吉亞、巴庫、達吉斯坦等地也就是現在的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以及俄羅斯境內的達吉斯坦自治共和國割給了沙俄。
而1828年的《土庫曼查伊和約》則是把伊朗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即現在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割給了沙俄,這樣原本是奧斯曼和伊朗之間的界山阿勒山就成了奧斯曼帝國、伊朗和沙俄三國交匯處。
“俄國就是各民族的監獄”,為了爭取沙俄境內各民族的支持,列寧宣稱凡是被沙俄 “兼并的民族和部族,都享有同俄國分離的完全自由”。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碎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兩大帝國,分別被兩國控制的東、西亞美尼亞都宣稱獨立,并在1920年的《色佛爾和約》中得到了國際承認。
不過亞美尼亞的獨立行為被凱末爾政府和蘇維埃政府所不容,為了絞殺亞美尼亞,蘇俄同土耳其于1923年達成了《卡爾斯條約》,根據這份和約,亞美尼亞成為了犧牲品,打破了《色佛爾條約》對土耳其的限制,亞美尼亞獨立國家消失了。蘇俄放棄了包括阿勒山在內的東安納托利亞地區換取被土耳其控制的格魯吉亞巴統地區,隨后亞美尼亞加入了蘇聯。
不甘的庫爾德人:
土耳其交換領土最直接的因素是庫爾德人的問題,庫爾德人是西亞除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之外的第四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境內。庫爾德人的千年夢想是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庫爾德斯坦,為了削弱土耳其的戰爭潛力,一戰后協約國在《色佛爾條約》中規定: 在本條約生效后6個月內起草一項關于主要由庫爾德人居住的地區實行地方自治的計劃。自治之后甚至可以向國聯申請獨立。
庫爾德人自己也在努力爭取獨立,自1920年以后爆發了多次部落起義,但是均遭到了凱末爾政府的鎮壓。凱末爾政府的勝利,讓庫爾德人獨立建國成為了幻想。
為了阻止庫爾德人的獨立,土耳其政府對庫爾德人實施同化政策,規定凡土耳其人必須進土耳其學校,學習土耳其語,不悖于土耳其禮俗文化。同時禁止使用庫爾德語,禁止庫爾德人建立自己的村落,規定土耳其人居住區庫爾德人的人數不得超過5%,將庫爾德人每10人一組遷往土耳其聚居區,而且不承認庫爾德人的民族身份,稱之為 “山里的土耳其人”。
哪里有壓迫哪里自然有反抗,庫爾德人提出“不獨立,毋寧死”,1925年庫爾德人爆發了謝赫-賽義德大起義,盡管起義被土耳其政府鎮壓,但是卻是“庫爾德叛亂年代”的序幕。
賽義德起義被鎮壓后,庫爾德人在1928年以阿勒山地區為基地再次發動了起義,即“阿拉拉特起義”,也成為了“阿勒山斗爭”,阿勒山成為了起義部隊的根據地,并宣布成立了“庫爾德阿拉拉特山共和國”,一時讓土耳其政府無從下手。
由于阿勒山分屬土耳其和伊朗兩國,當形勢不好時,起義人員常經小阿勒山進入伊朗境內,畢竟伊朗境內也有大量的庫爾德人居住,可以得到幫助。不過起義一直持續了4年還沒有被平息,這讓土耳其政府很頭疼。
換地:
為了徹底阻斷庫爾德人的起義退路,土耳其來了一招釜底抽薪,那就是與伊朗進行換地把阿勒山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盡管一些伊朗的官員反對這項邊界互換協定,因為小阿勒山作為一座高地,可以作為伊朗西阿塞拜疆省的屏障,一旦換給土耳其,將會讓伊朗處于不利地位。
但此時掌握伊朗政權的是1921年推翻了通過政變上臺的禮薩·汗,巴列維王朝建立者。禮薩·汗是出身哥薩克,是凱末爾的忠實粉絲,畢竟凱末爾將土耳其從瀕臨亡國的邊緣拯救了回來。對于土耳其的換地想法,禮薩·汗十分贊同,他認為這不僅利于拉攏土耳其,以對抗英俄兩國,而且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勝利無疑會帶動伊朗境內的庫爾德人鬧獨立,所以土耳其盡快平定庫爾德人起義,對于伊朗來說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禮薩·汗“這些小細節不重要”的指示下,1932年1月23日,土耳其同伊朗簽署了《德黑蘭協定》(即《關于確定伊朗和土耳其邊境問題的協定》)。根據這個條約,土耳其獲得伊朗境內的阿勒山東麓及其附近平原地區,作為補償,伊朗獲得了烏魯米耶湖以西的戈圖爾地區,面積約233平方公里。
通過這次換地,土耳其切斷了庫爾德起義者的退路,而蘇聯出于拉攏土耳其的需要,向其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在內援不繼,國際不支持的情況下,阿拉拉特起義于1932年被消滅。起義的失敗,讓上萬庫爾德人被殺害,數十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近年來,每一屆的土耳其政府都將譴責伊朗作為一門必修課,這無非是消解內部危機而已,實際上,兩國的關系達到了1639年《席林堡和約》簽訂以來的最有價值時期。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